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人性化服務拉近兩岸距離

2015年01月06日 09:53:00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人性化服務拉近兩岸距離

  本報通訊員胡永平

  東山島是福建第二大島,也是一個享譽全國的旅遊島。東山島與臺灣島更是隔海相望,直線距離不到200海裏。這裡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幾年來吸引了不少從事兩岸貿易的臺商。在島上,有東山縣唯一一個服務兩岸小額貿易的臺輪接待站。駐島漳州邊防支隊城關邊防工作站的官兵,專門進行臺輪臺貨的監護工作,他們見證了兩岸經貿往來的點滴變化。

  冬至剛過,臨近年關,閩南的海風很大,天氣也很濕冷。記者驅車近200公里來到福建東山島的臺輪工作站。

  剛進入工作站,記者就看到檢查員姚旭升帶領邊防官兵正在和海關、檢驗檢疫部門一起檢查監護剛剛進港的臺輪。説起姚旭升,他可謂是見證了工作站的發展歷程,因為他從2007年大學畢業入警的時候就在這裡監護臺輪。

  姚旭升告訴記者,2007年剛到臺輪碼頭監護臺輪時的印像是:臺輪來靠少、停靠混亂、進港手續複雜、通關效率不高。

  “那個時候,臺輪來靠碼頭後,與本地漁船混在一起,秩序有點亂。當時差不多平均一天一個航次。”姚旭升回想起當年的情景,還記憶猶新。

  姚旭升説,前些年臺輪進港後,除了邊防工作站實施臺輪監護,縣裏的海關、檢驗檢疫局都有分工,不過三家都是各自為政。

  記者環顧碼頭,發現當年“各自為政”已經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擺放在臺胞接待站的“一站式”聯合辦公臺。姚旭升告訴記者:“現在因為ECFA以後,很多臺灣的貨物都有減免稅,直接進口到我們大陸這邊,所以包括臺商在這邊有設廠的,機器配件都從臺灣進口,目前一星期裏有7至8個航次左右。現在我們三家部門實行碼頭聯合辦公,比如一艘活魚船進來,若按以前的辦事程式,通關速度差不多要25分鐘,而現在在碼頭辦公,5分鐘就可以通關了。”

  就像姚旭升説的,現在政策好了,通關效率提高了,臺輪越來越多了。記者準備登上臺輪時,突然看到碼頭右側還有大型吊機裝備。姚旭升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臺灣貨物都是用集裝箱裝載的,為了適應這一需要,他們配備了這一新設備。

  記者登上臺輪,見到了正在卸貨的臺輪船長陳先生。他已經往返于東山12個年頭了,見證了服務通關的點滴變化。回想起之前通關,他説:“剛開始過來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兩岸剛開通小額貿易,沒那麼規範,貨物入境時,又要海關通關,又要檢驗檢疫,有時候要查好幾遍,感覺挺麻煩的。”

  陳先生告訴記者,後來隨著兩岸政策不斷調整以及他們提出很多建議和意見,再加上邊防官兵、海關、檢驗檢疫部門的主動作為,現在變化非常大。

  陳先生説:“後來我們跟相關部門反映,他們慢慢地改進了服務,現在即使我們還沒到,他們已經在碼頭這邊等我們,等我們到了之後,他們分工合作,速度大大提高,有時候5分鐘就可檢查完畢,大大節省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啊!”

  不僅政策好了,便民措施也多了。陳先生還告訴記者:“現在,邊防官兵的人性化服務更加體貼入微,特別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如冬至、中秋,有時候回不去,在這邊他們都會給我們準備一些東西,冬至跟我們一起吃湯圓,中秋跟我們一起吃月餅,兩岸風俗都相近,我們感覺非常溫馨,有回家的感覺。”

  城關邊防工作站教導員林澤文給記者出示了一組數據,2014年全年來靠臺輪520艘,服務台胞2227人,實現貿易額5800多萬美元,同比2013年分別增長21.8%、48.4%、115.5%,創歷史新高。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法制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