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九週年:緬懷歷史 展望未來

2014年10月25日 08:4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69年前的10月25日,臺灣光復重回中國版圖,結束了日本帝國主義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洗雪了中華民族半個世紀的恥辱。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同仇敵愾、浴血奮鬥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結果。今天,回顧臺灣光復的歷程,緬懷英勇犧牲的先烈,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對於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卷,寶島臺灣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其中。從三國時期東吳將軍衛溫帶著大陸的先進技術遠航臺灣,到明朝鄭和在島上留下“三寶姜”,再到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千年滄桑凝聚著祖先的無數血汗,融匯著民族的拼搏精神。

  然而,甲午戰敗,腐敗的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寶島臺灣拱手相讓。割臺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義憤,臺灣民眾更是“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此後,在侵佔臺灣的50年裏,雖然日本殖民統治者對臺灣人民施以政治高壓、經濟剝削和文化侵略等種種手段,對反抗者進行慘無人道的鎮壓屠殺,但英勇無畏的臺灣同胞沒有屈服,浴血奮戰、悲壯抗爭始終不息。不甘做亡國奴的臺灣各界民眾懷著“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愛國激情,不畏強暴,前仆後繼,奮起反抗,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武裝鬥爭。從清末到民國的幾代臺灣知識分子抱著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發奮著文,堅持民族意識,爭取民眾權益,對日本殖民文化侵略和“皇民化”運動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非武裝抗爭。1937年,祖國內地全面抗日戰爭爆發,臺灣民眾的英勇鬥爭旋即融入全民族抗戰的連天烽火之中,譜寫了中華兒女同赴國難、共禦外侮的光輝篇章。數萬台灣同胞不畏艱險回到祖國大陸,與大陸同胞同心協力,並肩戰鬥,直至最後勝利。在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臺灣重歸中國版圖之際,臺灣各地萬人空巷,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街頭舞獅舞龍,鑼鼓喧天,到處響徹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歡慶聲……

  歷史是折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一面鏡子。我們紀念臺灣光復的偉大勝利,正是為了從中汲取經驗,獲得啟迪。

  ——臺灣光復的歷史告訴我們,兩岸同胞命運相連,只有並肩作戰才能贏得最終勝利。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日本在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一去不返。

  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國,才能給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帶來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尊嚴和榮耀。兩岸同胞應當銘記歷史,共同捍衛和建設我們的美麗家園。

  ——臺灣光復的歷史告訴我們,臺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傳統和可貴的民族氣節。日本侵略者侵佔臺灣的半個世紀裏,臺灣同胞義無反顧地投入反帝反殖民鬥爭,幾十萬人英勇犧牲,以鮮血和生命證明了自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在抗擊外侮鬥爭中得到昇華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兩岸同胞應當弘揚優秀傳統,使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

  ——臺灣光復的歷史告訴我們,臺灣同胞和祖國大陸同胞是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從清政府被迫割臺到勝利光復,臺灣同胞以自己的不幸折射了民族的苦難,以自己的不屈折射了民族的抗爭,以自己的回歸祖國折射了民族復興的希望。“祖國的命運,亦臺灣的命運,祖國存,則臺灣亦存”。

  戰爭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亦是如此。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大陸經濟持續增長,為臺灣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一系列惠臺政策措施的實施,進一步密切了兩岸經貿合作,為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臺灣也以寶島秀美的風光、淳樸的風情吸引著大陸同胞。隨著兩岸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化,海峽兩岸已經成為骨肉相親、命運相連、榮辱與共的整體。兩岸同胞應當珍惜大好機遇,齊心協力,開拓創新,共同締造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憶往昔,壯懷激烈;看今朝,心潮澎湃。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進入鞏固深化的新時期,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大交流局面已經形成,兩岸關係處於60多年來最密切的階段。當此紀念臺灣光復69週年之際,衷心祈願兩岸同胞汲取歷史經驗,發揚光榮傳統,擔當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攜手並肩,共同奮鬥!(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