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紀念臺灣光復64週年座談會今天在京舉行(圖)

2009年10月23日 14:4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由臺盟中央、全國臺聯共同舉辦的“紀念臺灣光復64週年座談會”現場。(台灣網 董潔/攝)

  台灣網10月23日北京消息  在臺灣光復64週年之際,臺盟中央、全國臺聯今天上午在北京全國臺聯禮堂共同舉辦“紀念臺灣光復64週年座談會”,以紀念這一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日子。

  此次座談會由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主持,臺盟中央副主席黃志賢,全國臺聯副會長、北京市臺聯會長蘇輝以及在京老臺胞、臺商、臺生代表約60人出席了座談會。

  黃志賢代表臺盟中央在座談會上講話説,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臺灣光復,回顧那段不平凡的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中華民族從屈辱中奮起的歷史,對今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同胞共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臺灣光復的歷史再次向世人昭示,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雖然臺灣回歸祖國以後兩岸長期分離,但臺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在歷史和法理上具有堅實的基礎,不容任何人質疑和撼動,臺灣人民的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是中華文化的精神傳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必將在兩岸復歸統一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蘇輝表示,近年來,兩岸政治關係穩步發展,經濟聯繫更為密切,民間交流也更為熱絡。汶川大地震時島內民眾積極賑災,今年臺灣風災發生,大陸同胞又紛紛伸出援手,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面對新的形勢,我們要把握住歷史機遇,進一步發揮親情、鄉情優勢,擴大兩岸民眾的接觸面、交流面,拓展兩岸間的政黨交流合作,反對“臺獨”,維護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繼續做好服務台胞工作,落實好惠臺政策。

  臺灣光復的親歷者紀朝欽回憶了“八一五”以後那段令人難忘的日子。他説,在臺灣各地,鞭炮聲響徹雲霄,凡是有祖國接管人員到達港口和機場,老百姓都自發的集結起來,沿途列隊歡迎祖國派來的親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殺豬宰羊祭祖,向祖先報告臺灣已經回歸祖國。(記者 董潔)

  背景資料:  

  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時,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舉行,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兼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在降書上簽名蓋章。5分鐘的受降儀式,宣告日本在臺50年的殖民統治徹底結束,寶島重歸祖國懷抱。

  1895年,日本政府強迫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臺灣和澎湖列島從此割讓日本。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臺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半個世紀之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隨後,中國政府即發佈公告,宣佈行將接收臺灣。

  9月9日,日本向中國政府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當晚,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下令:在中國,包括在臺灣的全部日本軍隊,一律向中國政府無條件投降。

  10月15日,中國軍隊在臺灣基隆登陸,臺灣民眾傳誦著“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詩句,唱著“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的歌曲,熱烈歡迎祖國軍隊進入臺灣。

  最富歷史意義的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于10月25日上午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10時整,中國方面的接收主官、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代表中國政府宣佈:從即日起,臺灣和澎湖列島正式歸入中國版圖,該區一切土地、國民、政事皆歸於中國主權之下。隨後,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兼臺灣總督安藤利吉簽署了投降書。

  當日及其後數天,全島民眾有組織和自發舉行了各種形式的光復慶祝活動。據史料記載,當時,島內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許多家庭還焚香祭祖以慰先人。臺北市30萬人盛粧而出,歡呼歌舞,三天三夜不斷地舉行火炬大遊行。島內其他縣市也都舉行了大規模的歡慶活動。(資料來源:新華網)

臺灣光復的親歷者紀朝欽回憶了“八一五”以後那段令人難忘的日子。(台灣網 董潔/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