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人看臺灣:發現臺灣民間宗教力量之強韌

2014年06月05日 16: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寺廟林立,信徒眾多。圖為夜幕下的淡水福佑宮。中新社發 趙雋 攝

  臺灣《旺報》5日刊登署名文章説,行走臺灣,在各地看到其民間宗教力量之強韌,其寺廟之多,確實令人驚嘆。一座座廟宇,或大或小地立在那兒,是附近住戶們的精神寄託之所,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文章摘編如下:

  南投埔裏的中臺禪寺位於臺灣地理中心位置,掩映于萬綠叢中的山巒之上,金頂耀眼璀璨,我們蜿蜒前行的大巴車離得很遠就能看到。及至來到跟前,其雄偉氣派、恢宏壯美的身姿、莊嚴精緻的內部結構和陳設,甚為令人震撼。

  中臺禪寺是一座不燒香的寺廟,為免香火對空氣和建築造成損壞,保持寺廟潔凈。這對大陸人來説很不好理解,但在臺灣,恐怕並不奇怪。這主要有兩點因素,一是臺灣信眾,多信道教,媽祖、關公都歸在道教裏,且道教燃香燭,佛教不燃香燭;二是臺灣寺廟裏的所有香燭不收一分錢,取來燒就是。有此二條,中臺禪寺不燒香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傳統寺廟裏,和尚、比丘尼,分別在寺、庵修行,中臺禪寺有六百餘男女僧人,男的不叫和尚,女的也不叫尼姑,同稱僧人或者僧侶,同住一個禪寺,同在一個佛堂誦經,同在一間教室修身,此乃現代寺廟才有的景象,中臺禪寺算是開風氣之先。

  行走臺灣,在各地看到其民間宗教力量之強韌,隨時伸手可觸。稱“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可能誇張了,但其寺廟之多,確實令人驚嘆。各式低矮的民房間,各類方形的現代工業廠房旁,轉眼就有一座橘紅色金碧輝煌的廟宇,或大或小地立在那兒,是這一片住戶們的精神寄託之所,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一點跟1949年前的大陸相一致。

  導遊林小姐還説,你若見某位騎摩托車的人在等紅燈轉綠的時候,兀自頻頻點頭,他那很可能是在對神明祈禱哩!

  但中西宗教也有區別。西方宗教似乎更純粹一點,向“善”的成分更重一些,更注重的是自我完善,以使自己心安、安寧。比方某位累了一整天的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後,會去教堂待一會兒。這跟科學和迷信、有神論和無神論沒有關係。他只是想讓精神放鬆一下,屬於純粹精神性的需要。

  總之,西方人似乎更具“宗教情懷”,而中國人呢?世俗的和迷信的成分似乎更多一點,這也許從“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而來。敬神禮佛,多為祈福消災保平安,因為多苦難,更因為沒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只好乞求神佑,這是現實之想;今生不好,指望來世,這是長遠之求。(蔡應律/四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