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女作家: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 開啟了新人生

2014年04月10日 10:56:00 來源:新華臺灣 字號:       轉發 列印

   作者介紹:李娟,阿勒泰女作家。曾在《南方週末》、《文匯報》等開設專欄,並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可嫌棄我們大陸了,一會兒嫌烏魯木齊太吵,一會兒嫌紅墩鄉太臟。整天一幅“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下去”的模樣。抱怨完畢,換了衣服,立刻投入清理牛圈打掃雞糞的勞動中,毫不含糊。

   之後,足足有半年的時間,無論和誰聊天,她老人家總能在第三句或第四句話上成功地把話題引向臺灣。

   如果對方説:某店的某道菜不錯。她立刻説:嗨!臺灣的什麼什麼那才叫好吃呢!接下來,從臺灣小吃説到環島七日遊。

   對方:好久沒下雨了。她:臺灣天天下雨!接下來,從臺灣的雨説到環島七日遊。

   對方:這兩天感冒了。她:我也不舒服,從臺灣回來,累得躺了好幾天。接下來,環島七日遊。

   問題是她整天生活在紅墩鄉三大隊這樣的地方,整天打交道的都是本分的農民,人家一輩子頂多去過烏魯木齊。你卻和他談臺灣,你什意思?

   好在對方是本分的農民,碰到我媽這號人,也只是淳樸地艷羨著。無論聽多少遍,都像第一次聽似的驚奇。

   事情的起因是一場同學會。同學會果然沒什麼好事。畢業四十年,大家見了面,敘了情誼,照例開始攀比。我媽回來後情緒低落。説所有同學裏就數她最顯 老,頭髮白得最兇。顯老也罷了,大家説話時還插不進嘴。那些老傢夥們,一開口就是新馬泰,港澳臺,最次也能聊到九寨溝。就她什麼地方也沒去過,虧她頭髮還最白。

   她一回來就買了染發劑,但還是安撫不了什麼。我便找旅行社的朋友,幫她報了個臺灣環島遊的老年團。

   總之事情就是這樣的:去年年底初冬的某一天,我媽拎了只編織袋穿了雙新鞋去了一趟臺灣。這是她老人家這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幾乎成為她整個人生的轉捩點。

   回來後,第一件事是掏出一枝香奈兒口紅扔給了我。輕描淡寫道:“才兩百多塊錢,便宜吧?國內起碼三四百。”——在此之前,她老人家出門在外渴得半死也捨不得掏錢買瓶礦泉水,非要忍著回家喝開水。

   那是最後的購物環節,大家都在免稅店血拼,我媽站在一邊等著,不明所以狀。有個老太太就説了:“你傻啊你?這多便宜啊,在國內買,貴死你!”

   可在我媽看來那些東西也不便宜,一個錢包八千塊。一枝眉筆五六百。

   (後來我聽了直納悶,我明明給我媽報的是老年團啊?又不是二奶團,都消費些什麼跟什麼……)

   還有的老太太則從另外角度慫恿:“錢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咱都這把年紀了,再不花還等什麼時候?”

   我媽是有尊嚴的人。最後實在架不住了,只好也扎進人堆,挑選了半天,買了支口紅。

   這麼一小坨東西,説它貴嘛,畢竟兩百多塊錢,還能掏得起。説它便宜吧,畢竟只有一小坨。於是,臉面和腰包都護住了。我媽還是很有策略的。

   除此之外,她還在臺灣各景區的小攤小販處買了一堆罕見的旅行紀念品。幸好帶的編織袋夠大。但是不久後,我在阿勒泰各大商場、超市分別看到了同樣的東西。價格也差不多。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新華臺灣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