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駐臺記者看臺灣凱道反服貿 一線解析背後推手

2014年03月31日 13:4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網路手段傳播 各種團體推波助瀾的網路時代“學運2.0”運動

  新華網:馬英九在29日晚的記者會上表示不贊成學生提出的“退回服貿”,但承諾會將服貿協議監督條例法制化並支援“立院”逐條討論表決,請問臺灣各界對馬英九的講話反應如何?為何馬英九29日的講話釋放出極大善意,仍不能使局勢緩解,今天那麼多學生還是要去抗議?

  駐臺記者:為了儘快平息服貿爭議,讓社會不再內耗,馬英九兩度親上火線説明。330靜坐示威的前一天,馬英九召開記者會,對於學生4大訴求,同意“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以及召開“公民憲政會議”,但堅持服貿不該等修法後才審,也重申不可能退回,臺灣社會普遍認為等於讓步了2項半。但是服貿協議關於臺灣經濟的未來,所以這是馬英九的底線,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退讓。

  學生團體仍然認為馬英九沒有實質回應他們的訴求,比如“退回服貿”。對此,臺灣輿論已質疑學生不斷提高門檻,拒絕當局善意,正在逐漸失去抗爭的正當性。有媒體評論説,既然是談判,就有協商空間,學生們一步不退,不禁讓人懷疑背後的政治力量推手是什麼?

  實際上,在這次遊行前,就有人士爆料此次遊行背後有人“買單”,並在Facebook上有人士貼出“買路工”證據,指稱有人組織學生從南部來臺北參與活動,不僅提供來回大巴還包括500元新台幣補貼、兩餐飯及旅遊保險。

  新華網:請問今天的遊行中出現了哪些臺灣政壇人士?之前的報道説多位民進黨“天王”將響應今天的活動,包括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呂秀蓮等等,請問民進黨在今天的活動中有何表現?

  駐臺記者:民進黨政治人物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遊錫堃、呂秀蓮全部到場聲援,但由於來得較晚,沒能進入凱道核心現場。由於前些天在立法機構附近聲援學生時喊出競選口號遭輿論質疑政治操作,這次,他們在現場沒有訴求民進黨利益,僅聲稱要與民眾一起守護民主,要求馬英九齣來面對學生。

  新華網:有報道説臺灣工商界對服貿生效延宕多心急如焚,各界最近也呼籲學生理性退場,讓僵局早日落幕。請問臺灣政界有沒有提出什麼方案可以結束目前這種拖延、無序的狀態?目前破局的關鍵是什幺 ?

  駐臺記者:一方面,在此次運動中王金平先是不作為,隨後主持的朝野協商四度破局。既然事情因佔領議場起,而議場持續被佔也導致臺灣社會議事日程空轉,王金平應該擔負起責任,利用其在藍綠之間多年斡旋的特長,積極主持朝野協商。

  另一方面,也有人士呼籲馬英九召開各黨派、社會各界人士的會議,讓民進黨等在野黨和社會人士不要作壁上觀,不要有收割企圖心,“共同來趟渾水”,共同擔負責任。

  此外,當局和學生持續展開善意溝通、對話,之前馬英九也表示,願意和學生在不預設前提下對話,但學生代表對此仍不滿足,仍提出會面前提,這種毫不讓步態度並不利於問題解決。

  新華網: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往來近幾年來應該説發展順利,也給臺灣帶來巨大的收益,請問這次為什麼會突然掀起這麼大的波瀾?背後主要的推動力量是什麼?

  駐臺記者:學生佔領議場的行動通過Facebook、PTT等網路手段傳播,以及民間團體、藝人等推波助瀾、聚攏人氣,形成臺灣媒體所稱的網路世代“學運2.0”運動。

  這次“反服貿”的團體訴求並不一致,總體上看,大致有四個群體:一是認為審議程式不夠完整、民主遭到破壞,覺得其中存在“黑箱操作”成分;二是“臺獨”、“反中”、法輪功等團體,其中不乏有民進黨為年底“七合一”選舉造勢的操縱,一批職業政治學生煽動學生群體。三,臺灣社會對大陸的不了解,疑慮和擔憂。即使承認服貿對臺灣服務業有利,但仍擔心大陸的經濟滲透;四,更多被組織動員起來的學生對服貿協議本身缺乏了解,擔心畢業後就業前景,訴求相對剝奪感。“到處喊狼來了,卻不知道狼長什麼樣”,目前,參與的學生族群了解有關服貿資訊,多是從臺灣“公民覺醒聯盟”製作的“黑箱服貿懶人包”等網友分享內容,這些網路手段以快捷簡明的方式傳播“計程車小黃變小紅”、“陸勞來臺搶飯碗”、“大陸投資移民長驅直入”等聳人聽聞的資訊,而臺灣當局數百場的説明會和各種文宣卻效果甚微。

  在種種勢力的混合作用下,學生們在現場通過Facebook打卡(意為報到),被鼓吹為 “公民抗爭有理”、“公民抵抗有理”的行動,讓他們認為這是衝撞“制度暴力”的英雄行為,還有大學停課鼓勵,社運人士、大學教授及律師支援,讓更多不明真相的學生備受鼓勵,甚至將這樣的“犧牲”視為革命。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