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余則成”原型臥底臺灣遇害 毛澤東讚其忠魂(圖)

2013年12月19日 09:52 來源:重慶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吳石

《潛伏》劇照

吳石題詞

  原標題:他曾是國民黨要員,人稱“十二能人”

  電視劇《潛伏》主角余則成原型之一

  毛澤東寫詩讚揚為“虎穴藏忠魂”

  很多人都看過諜戰電視劇《潛伏》,但很多人不知《潛伏》主角余則成原型人物之一是時任臺灣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將軍。近日,重慶晚報記者在北碚區檔案館徵集入館抗戰時期名人檔案中發現了一首署名為“吳石”的詩作,詩作旁還有一幅描繪縉雲山風景的國畫,其落款為:“何遂寫虞薰詩”。就此,再次翻開戰爭年代的諜戰風雲篇。

  余則成原型之一

  人稱“十二能人”

  吳石,字虞薰,1895年8月生於福建省閩侯縣一個讀書人家。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吳石毅然投筆從戎,參加北伐學生軍,此後被保送到保定軍官學校,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師處長、北伐軍總參謀部作戰科科長。

  吳石曾留學日本炮兵學校和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成績名列兩校第一,被稱為“十二能人”,即能文能武、能詩能詞、能書能畫、會英語日語、能騎能射、能駕能泳。留日歸來後,吳石在陸軍大學任教多年,是軍界公認的日本通。

  北碚區檔案局局長馮琰介紹,抗戰爆發後,吳石先從事對日情報工作。1940年底,吳石調任第四戰區長官部任參謀長;1944年又任第四戰區中將參謀長、第16集團軍副總司令,親自部署了柳桂大會戰和中越邊境保衛戰。1945年4月,在重慶出任國民政府軍政部主任參事。

  不滿國民黨腐敗

  成中共密使一號

  和《潛伏》中的余則成一樣,看透國民黨政府本質的吳石對共産黨漸生好感。據吳石兒子吳韶成回憶:抗戰末期,父親以愛國愛民赤子之心,極感焦慮,在家與摯友交談,不斷喟嘆:“國民黨不亡是無天理!”似對蔣政權已徹底絕望。從那時起,吳石開始為其老鄉———我黨地下工作者吳仲禧蒐集國民黨情報提供支援和幫助。

  據馮琰介紹,1947年至1948年間,吳石因不滿蔣介石獨裁統治,開始傾向革命。1947年4月,經何遂(同盟會會員,國民黨元老,建國後曾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司法部長等)介紹,吳石與中共中央上海分局書記劉曉等人見面,並確定了工作關係。吳石雖然一直沒加入共産黨,卻以極大勇氣和忠誠投身我黨地下情報工作。1949年,吳石向我黨提供了《國防部全國軍備部署圖》、《滬寧沿線軍事部署圖》、蔣介石在京滬杭解放後的全國作戰部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編制等核心絕密情報。

  “1949年7月,吳石調任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要到臺灣去。”馮琰説,此時,吳石本可以留下轉赴解放區,但他向吳仲禧表示:自己棄暗投明的決心下得太晚,為人民做事太少,願意冒個人風險奔赴臺灣,繼續為黨和人民收集提供國民黨高層秘密情報。吳石赴臺前,中共地下組織給他的代號為:密使一號。

  細雨斜風上縉雲

  留下詩作明心志

  馮琰介紹,據眾多史料以及吳石兒子的回憶錄記載,1945年3月,吳石辭去第四戰區職務,于次月到重慶任軍政部部長辦公室主任參事。1946年1月因病休養期間,,吳石同何遂等人冒雨登北碚縉雲山,留詩畫合璧于縉雲寺漢藏教理院:“舊境重尋笑獨勤,任他春已盡三分;筍輿十里松陰路,細雨斜風上縉雲。”

  “此詩以景言志,字裏行間透露出吳石冰清玉潔般的高尚情懷,以及他甘冒巨大危險,在細雨斜風中為人民作貢獻的堅定決心。”北碚區檔案局副調研員、歷史學者孟延風説。

  被叛徒出賣遇害

  毛澤東詩讚忠魂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吳石與朱諶之(我黨長期在上海、香港從事地下情報工作的女黨員,又名朱楓)秘密會晤六七次,陸續為她提供了一些重要軍事情報,其中包括國民黨東南區駐軍番號和人員概數,以及飛機、大炮、坦克數量等。

  3月1日,因叛徒出賣,吳石不幸以“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的罪名被臺灣當局逮捕,蔣介石大為震驚和憤怒———此時他已視吳石為親信,曾多次讓吳石參與重要軍事戰略部署。在蔣介石的親自授意和全程督辦下,1950年6月10日,吳石、朱諶之等人被殺害於臺灣馬場町刑場。

  “毛澤東曾在1950年1月寫下一首五言絕句: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詩中所稱讚的忠魂,就是指我黨隱蔽戰線的傑出英雄、代號為密使一號的吳石和中共地下黨員朱諶之。”馮琰説。

  1973年,為了表彰吳石為人民解放事業和祖國統一大業作出的特殊貢獻,在周恩來、葉劍英的支援下,國務院追認吳石為革命烈士。(吳娟 北碚區檔案館供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