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馬英九數度否認兩岸只經不政 重申先經後政順序

2013年10月28日 08:5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以“擴大交流合作,共同振興中華”為主題的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0月26日至27日在廣西南寧舉行。閉幕式上,通過了有19項內容的共同建議。論壇開辦至今,在兩岸影響越來越大,參與範圍越來越廣,論壇議題除經貿文化之外,兩岸間的政治話題也不時被與會者提及。

  躲不開的政治話題

  本屆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發表演講時,均觸及了政治話題。

  俞正聲説,過去5年多來,兩岸關係開闢出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取得了重大進展。他透露,11月將召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這次全會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這一輪改革範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必將強有力地推動大陸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刻變革,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相信大陸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的新發展,必將為兩岸經濟合作乃至兩岸關係的發展提供更強勁的動力、更寬廣的空間和更有利的條件。

  吳伯雄表示,兩岸關係目前處於半世紀以來最好而且最受國際社會所肯定的和平關係,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的關係。

  他説,兩岸關係能夠邁開步伐,穩健向前推展,“先急後緩、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是我們秉持的原則。但儘管如此,我們總結經驗時總會發現,雖説是“先經後政”,但也會碰到“經中有政”;雖然説是“先易後難”,但有些事情是“易中有難”。因此,“政”也可以隨時隨著人民的需要而解決,但主要是要得到兩岸人民多數的認同,這是我們必須一步一步來推動的。

  馬英九會前談政治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召開之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臺北會見率團出席論壇的吳伯雄一行時,數度否認兩岸只經不政,並強調不是説有政治敏感性的就刻意回避。

  據島內媒體報道,馬英九目前施政滿意度持續走低,在兩岸政策上至少存在3個問題,一是泛藍質疑他在兩岸關係上不會再有大作為、只經不政、刻意回避政治議題、拒絕政治對話,甚至有“獨臺”傾向;二是泛綠批他“傾中賣臺”;三是大陸質疑他解決兩岸問題的誠意。

  馬英九對此表示,其“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沒變,他也沒有“獨臺”傾向;他説,中共在大陸已經64年,不能視而不見,他強調自己沒有“傾中賣臺”,因為這是依據臺灣的“憲法”架構下對政治現實的解釋。馬英九除了委託吳伯雄捎去資訊外,再次重申處理兩岸議題“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順序,他説,我們沒有“只經不政”,現在正在談的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這本身是中性的,但議題中當然有政治敏感性,這是毫無疑問的,也沒有因為政治敏感性就回避,如果這個問題談不出結果,其他政治性議題就很難搬上臺面了。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在南寧表示,在兩岸變局中,追求和平發展避不掉的是政治協商。兩岸現處在“承平(太平)時期”,應該在近期內推動兩岸政治協商。而對於兩岸“協商和平協議沒有急迫性”的説法,郁慕明並不贊同。他説,兩岸之間的交流,任何事情都有急迫性。

  論壇熱議經貿文化

  對於島內部分人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質疑聲,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論壇期間表示,從短期看,服貿協議也許確實會使一些中小企業受到衝擊,他説,做企業的沒人不想擴張,也沒有企業不希望盈利。他建議臺灣有關部門出臺與服貿協議相應的配套措施,幫助有疑慮的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衝擊最小化”,使之更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保護只能是暫時的,終究還是要靠企業通過自身建設來提升競爭能力。”郭臺銘直言。

  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在“加強兩岸文化産業合作”專題研討會上表示,許多人提到,要搭起民間文化産業對接組織,以此為兩岸文創産業合作交流做具體工作。但我覺得,如何讓兩岸文創産業主管部門願意並積極、正確地溝通與實踐,才是關鍵。只要他們願意,就算是現實中有許多挑戰、法令不健全,還是會想方設法地完成。反之,就演算法令完備、民眾翹望,他們也會想方設法阻撓。所以,除民間努力之外,政府支援才是關鍵。

  就儘快開放兩岸媒體相互常駐一事,臺灣媒體人在論壇上再次發出呼籲。臺灣《聯合報》社長項國寧希望,兩岸主管部門能在開放媒體常駐上邁大步,這是兩岸新聞交流最值得努力的一部分,這樣的開放,對促進兩岸新聞交流,促進民眾對兩岸新聞的了解更有益處。

  臺灣《中國時報》董事長林聖芬也表示,開放媒體常駐,一定是有其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兩岸相關部門無需過多憂慮,希望他們尊重媒體的需求。

  新聞連結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國共兩黨領導人2005年4月達成共識,決定建立兩黨定期溝通平臺的重要形式,旨在集各方智慧,共同探討兩岸民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問題,迄今已成功舉辦8屆。

  2006年4月和10月,國共兩黨先後在北京、海南和福建舉辦了首屆“國共兩岸經貿論壇”和“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系列活動。

  從2007年起,國共兩黨因應擴大各界參與論壇活動,將論壇固定命名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每年召開一次。同年4月,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從2008年至2012年,第四屆至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分別在上海、長沙、廣州、成都和哈爾濱舉行。

  從首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舉辦以來,論壇不僅成為國共兩黨交流對話的重要平臺,更成為兩岸各界人士交流互動,著眼民眾福祉、匯集民意、凝聚共識的重要平臺,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王連偉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