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國共高層互動習慣性選擇上半年 中共接待規格高

2013年06月14日 09:1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這是習近平在今年“兩會”換屆之後,首次與中國國民黨高層的互動。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副研究員褚靜濤認為,雖然今年2月,習近平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但昨天兩黨領導人的會見,是在全國“兩會”結束實現換屆選舉後的一次交流,同樣屬於2005年以來國共高層交流的一個重要節點。

  從2005年4月29日,胡錦濤與連戰開創性的會談以後,胡錦濤與連戰會見已達12次之多,同時據媒體報道,2008年以來,胡錦濤與吳伯雄也有五次會晤,基本保持著每年一次的頻率。

  記者盤點發現,國共重要會晤多集中于上半年。

  看點1

  節點性訪問多在上半年

  作為60年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民黨主要領導人的歷史性握手,2005年4月29日,胡錦濤會見連戰,胡錦濤就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主張。兩黨領導人達成併發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

  此後胡錦濤與連戰、吳伯雄曾多次會見。盤點發現,具有節點意義的大陸之行一般都安排在上半年。比如,2008年5月,胡錦濤首次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此前,中國國民黨獲得了臺灣地區大選勝利。首次“胡吳會”也成為兩岸執政黨領導人的首次會見。此後,吳伯雄的多次大陸之行,只有一次安排在7月,其他均安排于3月或5月。

  褚靜濤:其實,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有實質性意義的訪問多是安排在上半年舉行。國共兩黨領導人的互動一般會選擇在春天或上半年,這基本上形成了一個習慣。一方面大陸的換屆是在春天完成,並於三月上任,而臺灣地區的“縣市長選舉”和民意代表選舉都是在年底進行,在此期間屬於臺灣政治敏感期,要避開這個時間點,避免兩黨的交流互動被島內政治力量所利用。

  相對而言,此次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到訪大陸的時間已較晚了一些,安排到了六月份,馬上就將進入下半年。但此次國共兩黨領導人的會見,是在大陸的兩會結束,並實現了換屆選舉後的一次交流,同樣也是2005年以來國共高層交流的一個重要節點。

  看點2

  訪大陸代表團行程更緊湊

  根據中國國民黨訪問團的安排,此次吳伯雄率領的代表團今天即將回到島內,與中國國民黨代表團前幾次訪問大陸的行程安排相比,顯得比較緊湊。

  同時在代表團成員規模上,也日趨小型化。2005年,連戰受邀開始其大陸的破冰之旅時,代表團成員約有70人,成員包括當時的三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吳伯雄、林澄枝,以及來自文傳會、組發會、考紀會等部門的負責人,連戰的家屬、親友等也在陪同之列。

  而在今年2月,連戰再次到訪大陸時,代表團成員則由臺灣政黨、民意代表、工商、農漁、文教、新聞、宗教等各界人士30余人組成。

  而此次吳伯雄率領的訪問團成員包括國民黨前副主席詹春柏、副主席洪秀柱和黃敏惠等。

  褚靜濤:連戰首次“破冰之旅”具有開創性意義,同時包括有一些私人尋根活動,代表團規模相對會比較大。行程安排比較多。但隨著交流互動的頻繁,行程安排也日漸緊湊,畢竟現在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到大陸來,相對方便得多。

  吳伯雄榮譽主席此次訪問大陸,行程安排已儘量簡化,但也體現出,國共兩黨進入了加強實質性交流的階段,未來國共交流平臺,也是在為兩岸行政部門的交流能夠定一個方向。

  代表團成員構成的變化,説明隨著國共兩黨領導人會見的定期化和機制化,代表團成員趨於專業化,因為兩黨要談一些具體的問題。同時,代表團成員應該也會考慮島內和中國國民黨黨內各方面的力量的參與。

  看點3

  高規格接待體現胸襟

  昨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而同時出席的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栗戰書,以及國務委員楊潔篪等。

  盤點發現,從2005年4月國共兩黨領導人開創性的會談以來,中共方面均以高規格接待了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不管是由中國國民黨主席帶領還是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帶領,都由中共最高領導人出面會見並舉行會談。

  褚靜濤:連戰和吳伯雄擔任的是中國國民黨的榮譽主席,而榮譽主席只是中國國民黨的一個榮譽性職位,在中國國民黨內並沒有權力。但中共沒有簡單地按照職務來確定接待規格,仍將他們率領的代表團視為中國國民黨的一個最高權力代表的代表團,將連戰和吳伯雄視為傳遞資訊的人。這體現了中共對代表團訪問的重視,也體現了大陸方面的胸襟。

  隨著國共兩黨交流的深入,現在兩岸的交流平臺已相對比較固定:國共經貿論壇的交流平臺,兩岸企業家交流有企業家峰會,還有其他方面的固定論壇。雖然大陸的最高領導人現在到臺灣去可能存在困難,臺灣地區領導人到大陸來也有現實困難,但目前兩岸的執政黨也有固定的交流平臺,這就是在北京舉行的正式會談。2005年以來國共兩黨交流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平臺搭建的機制化,實現了兩岸政黨交流和良性互動機制,這又推動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采寫(除署名外) 新京報記者 郭少峰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