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頻曝食品安全事件擬修法應對

2013年05月28日 08:15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最近一週,臺灣島內接連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從大廠商的知名品牌零食到家庭作坊生産的食品調料無一不涉其中。問題曝光之後,臺灣島內輿論譁然,民眾也紛紛表示不安。除了嚴懲相關不法商販,臺灣擬修法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馬軍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最先被報道出安全問題的是臺灣大廠義美公司生産的泡芙零食。據臺灣《中國時報》5月22日報道,義美食品公司使用過期“大豆分離蛋白”製作泡芙,已經有36萬箱被消費者購買,另外12萬箱陸續回收。臺灣桃園縣地方檢調部門已經連夜搜查義美公司,目前已經掌握到涉案層級達義美管理中心副經理。目前,桃園縣衛生局對義美公司已經開出15萬元(新台幣,下同)的罰單。

  無獨有偶,據臺灣《自由時報》5月23日報道,臺南地方檢調部門在南部頗負盛名的食品原料廠“銘哲行”調查發現,該商號涉及使用藥劑將過期食品或即將過期的食品包裝上的有效日期抹去,以重新列印有效期限的方式牟取暴利。臺南地方檢調部門調查發現,該廠以此方式牟利已經超過五年,供貨對象包括五星級酒店、知名餐廳、KTV,甚至學校。

  此外,臺灣衛生管理部門還先後在5月16日和5月22日于基隆附近某食品廠和連鎖超商查封和下架總共7000公斤的“問題黑輪”。據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成表示,這批黑輪驗出含順丁烯二酸化制澱粉成分,目前這批黑輪已經退還至生産廠家高雄長勝食品廠,接下來將由高雄市衛生局負責銷毀。

  相關廠商均遭處罰

  義美公司被曝過期原料加工食品之後,相關各方各執一詞。偵辦此案的檢察官以“缺德”形容此次泡芙事件,表示食品廠商明知原料過期一至兩年,卻還製成食品販售,明顯違法且不道德。目前檢方已經傳訊包括廠長、管理人員等共十四人,其中至少已有四人承認使用過期原料。

  針對外界指責,義美公司發表聲明稱公司絕不允許使用變質或過期的原料,此事是作業主管對品質的認知疏忽。義美公司強調,國外廠商以常溫保存食品原料,品質可長達一年,而義美公司一直對原料進行冷藏處理,所以確認保存期限可以延長,因此才使用“過期原料”

  然而,此聲明未幫義美公司解套,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抨擊。5月23日,義美公司登報聲明對消費者致歉,“因生産管理上的疏失,讓大家失望了,謹向各位深深致上歉意”,並承諾“將捐出1500萬元給消費者相關公益團體,呼應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切”。

  而涉嫌變造食品有效日期的臺南商家“銘哲行”則已被臺南市衛生局進駐稽查,負責人吳宗賢等四人遭到收押,稽查人員發現總共19項商品超過有效期限,145種商品全數封存,最誇張的是乳酪粉已經過期四年,仍然待售。

  當局研議修法應對

  臺灣島內接連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引發島內民眾人心惶惶,也引起了臺灣島內政治人物的注意。國民黨籍民代王育敏23日提出“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針對使用過期原料等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建議增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責。

  依照臺灣現行法律,業者添加超過有效日期的食品添加物,最高只能處以15萬元的罰款。王育敏認為處罰明顯過輕,無法達到嚇阻不法商家的效果。因此王育敏提出草案,將罰款上限提高至600萬元,讓衛生主管機關根據廠商具體犯罪情形進行決定。

  此外,臺灣現行法律法規還規定,食用香料、復方添加物免查驗;加工製造的原料只要沒有直接賣到消費者手上,就免標示中文成分;進口的添加物、香料只需標注英文。對此,民進黨籍民代林淑芬指出,衛生部門的這三道行政命令相當於給了違法業者三道“免死金牌”,衛生部門應該立即廢止這三條命令,以保障消費者的安全。

  民進黨黨團書記長邱議瑩則直接將炮口對準馬政府。邱議瑩指出,連日來臺灣不斷爆出食品安全問題,包括黑心醬油、粉圓、黑輪以及過期食品原材料等,都是消費者長期接觸的食品,但是食品管理部門卻未見積極把關,對此邱議瑩對食品安全部門進行了批評。

  而回應社會各界的批評,臺灣“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目前臺灣的確規定不必將食品全部成分標注在包裝上,目前相關管理部門正在研議,是採用全成分標注的方式,直接讓民眾在包裝上就能看清楚産品所有成分,還是採取復方成分登錄製度,讓各廠商將成分先行登錄、取得編號,民眾看到編號後,可以用手機等方式獲悉産品成分的內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