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速成雞”很安全:規範飼養 嚴格管理

2013年01月08日 08: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最近發生的問題“速成雞”事件引發社會對雞肉安全的普遍關注,那麼作為雞肉“消費大戶”,臺灣是如何管理雞肉品質的呢?

  綜合此間專業人士的介紹,依照有關國際標準,白肉雞品種的養成大約需40天,因此所謂“速成雞”的問題並不在於生長天數,而在於品質的管控。臺灣養雞協會秘書長馮誠萬説,大陸此次發現的問題雞是源自美國的白羽肉雞。而依據臺灣飼養業的標準,白羽雞一般只需飼養35到38天就能進入市場,時間甚至還短于大陸所謂“速成雞”的45天。雖然“速成”,但臺灣的雞肉卻經得起臺灣食品衛生管理機構的檢驗,也一直令島內消費者放心,其主要原因就是科學飼養。

  馮誠萬説,臺灣通過科學育種培育出生長迅速的雞種,而先進的飼料配方能夠準確地控制白羽雞每天的成長重量及成長時間,飼養場的溫度、濕度和光照也控制在最適合雞生長的條件。

  同時,臺灣對於雞肉製品有一套較為嚴格和成熟的品質管理體系,包括在肉雞出售前3天進行藥物殘留檢測,以及建立産銷履歷及品牌驗證制度等。

  臺灣動植物防疫檢驗機構藥品科科長劉雅方告訴記者,以集約化飼養業中必不可少的抗生素為例,飼養業者給雞用藥後須等停藥期過後,也就是藥物代謝完成後才能將其送往屠宰廠,以保證藥物殘留控制在標準值內。

  生長激素則是臺灣養殖業禁止使用的。劉雅方表示,臺灣的雞種生長週期已經很快,沒有必要再添加生長激素,臺灣有關主管部門迄今也尚未在臺灣市場上的雞體內發現生長激素殘留。

  (據新華社臺北電 記者任珂、張勇、譚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