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耕耘歷史 凝聚共識——“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綜述

2012年11月15日 22:5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11日在臺北中山紀念館舉行。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齊鳴秋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台灣網 楊雲濤 攝)

  台灣網11月15日臺北消息 宋慶齡基金會與臺灣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11月11日在臺北中山紀念館舉行。這是兩岸首次舉辦以孫中山和宋慶齡為主題的研討會。作為新的學術研究平臺,這次研討會匯聚了兩岸歷史研究方面重量級專家,通過歷史回眸,智慧激蕩,兩岸專家凝聚了更多的共識。

  兩岸高度肯定了孫中山與宋慶齡的革命情誼

  研討會上,兩岸專家回憶了孫中山與宋慶齡相識相知的過程以及在動蕩歲月中艱苦奮鬥的歷史,對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感情世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上海師範大學邵雍教授指出,孫中山與宋慶齡克服重重阻力毅然結婚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婚後兩人艱苦奮鬥,相濡以沫,親密無間,共同經歷過陳炯明變亂的生死考驗,充分詮釋了革命者的愛情觀與幸福觀。臺灣政治大學圖資研究所教授邵明煌從孫中山送給宋慶齡的結婚禮物——手槍談起,以豐富的史料為基礎介紹了孫中山和宋慶齡結合的過程及患難與共的情誼,肯定了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婚姻是革命的婚姻,兩人的情緣是革命的姻緣,並用“幸福飛上天”這種浪漫的比喻描述了孫中山和宋慶齡的革命情誼。臺灣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周惠民教授在點評時指出,這種革命情誼本身就是對孫中山和宋慶齡關係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兩岸學者都一致肯定孫中山和宋慶齡教育思想及對教育事業的推動

  兩岸專家不僅限于對孫中山宋慶齡感情生活的研究,探討的話題還深入到兩人的思想領域。

  在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副主任談到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教育思想及兩人對教育事業的推動時,現場出現一致共鳴。臺灣木鐸學會董事長陳漢強教授肯定了宋慶齡在教育方面的貢獻,表示願意通過兩岸合作辦學等方式共同促成兩岸教育事業的發展,並對兩岸教育合作的具體領域做出了一些規劃。臺灣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水德引用宋慶齡的名言,“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少年兒童的事業是不可以等待的”,表示希望通過兩岸攜手合作,為中華民族創造更美好的明天。臺灣師範大學教授郭為藩以“豁然開朗”來形容參加研討會的感受,他説:“臺灣對宋慶齡了解很少,在研討會上聽到兩岸專家的發言感覺豁然開朗”。 

  兩岸專家肯定了研討會的開創意義,希望繼續推動這一平臺

  這次研討會是兩岸在學術交流方面的一個新突破,與會專家通過這一平臺推動了對孫中山和宋慶齡的研究。正如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齊鳴秋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時所説,本次研討會的論文內容豐富、視角多元、主題深入,對於充分挖掘孫中山、宋慶齡思想和精神的時代意義,凝聚共識,增進合作,以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有著不尋常的意義。吳伯雄在閉幕致辭中也指出,這一研討會得以舉辦,本身就是一個突破。歷史歸歷史,以坦淡心情面對這段歷史,是很有意義的。

  研討會現場時時都能聽到要把“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繼續推動下去的心聲。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教授説:“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雖然會期只有短短一天,雖然論文只有11篇,但卻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以後這一平臺還需深入打造下去,這對推進孫中山和宋慶齡的研究,對拉近兩岸民眾的關係有很重要的意義”。

  臺灣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周惠民教授表示,兩岸合作開展孫中山與宋慶齡研究的議題實心實意,希望在以後繼續開展。郭為藩教授指出,研討會看起來是兩岸交流的一小步,實際上是兩岸學術交流和資料公開的一大步。這次研討會只是一個開始,希望繼續推動下去,讓歷史學家來還原完整的歷史。

  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是兩岸專家對孫中山與宋慶齡精神和思想層面研究的一次新跨越和提升。去年宋慶齡基金會在臺北舉辦了以“精誠篤愛”為主題的“孫中山與宋慶齡文物特展”,開啟了兩岸關於孫宋文物交流、展覽合作的新篇章,被評價為“兩岸交流寧靜的一大步”。這次孫中山宋慶齡研討會的舉辦更開啟了孫中山與宋慶齡研究的歷史性一刻。(台灣網記者 楊雲濤)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