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專家研討孫中山宋慶齡教育思想 共推教育交流

2012年11月14日 08:2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宋慶齡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紅軍在“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上發言。(台灣網 楊雲濤 攝)

  台灣網11月14日臺北消息 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11日在臺北中山紀念館舉行。與會兩岸專家對孫中山和宋慶齡教育思想進行了深入探討,一致表示要實踐偉人教育理念,共推兩岸教育事業的交流和發展。

  在研討會上,宋慶齡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紅軍對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教育思想進行了全面的闡述。陳紅軍表示,教育思想是孫中山宋慶齡整體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們有關教育的思想、理論及實踐是留給我們的極為珍貴的精神和文化財富。孫中山在革命實踐中,積極開展教育活動,宣傳教育救國、教育興國的理念,對當時教育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宋慶齡繼承了孫中山的思想和事業,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孫中山宏觀性、全局性的教育思想基礎上進行實踐,並不斷地豐富、發展。

  陳紅軍關於孫中山與宋慶齡教育思想的論述引發了兩岸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與會的北京大學教授王曉秋和宋慶齡基金會顧問何大章以親身經歷闡述了宋慶齡教育思想的實踐及影響。王曉秋教授回憶自己曾是上海少年宮的成員,在少年宮度過了愉快的童年生活,宋慶齡對推動少年宮建設和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何大章顧問接過話題,介紹説自己也曾是北京少年宮合唱隊隊員。他感慨的説,宋慶齡實現了很多孫中山教育的理念,對教育事業的推動使很多兒童受益,這對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希望未來兩岸能更多的溝通,加強交流,實踐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教育理念。這次研討會對兩岸的教育交流開了一個好頭。

  臺灣木鐸學會董事長陳漢強教授肯定了宋慶齡在教育方面的貢獻,表示願意通過兩岸合作辦學等方式共同促成兩岸教育事業的發展,並對兩岸教育合作的具體領域做出了一些規劃。臺灣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水德引用宋慶齡的名言,“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少年兒童的事業是不可以等待的”,表示希望通過兩岸攜手合作,為中華民族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兩岸學者在關注青少年教育上達成了共識,給予了很高的關注。陳紅軍在發言中説,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宋慶齡基金會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關注未來,為了實現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思想,宋慶齡基金會在青年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並與臺灣的許多機構就此開展了良好的合作。以後希望兩岸的合作能更多,內容更廣泛,不斷實踐“孫中山與宋慶齡”的教育理念,共同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台灣網記者 楊雲濤)

“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第三場次討論現場。(台灣網 楊雲濤 攝)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