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辛亥百年與兩岸關係”徵文活動在京頒獎

2011年11月24日 14: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由人民日報海外版、臺灣《旺報》、人民網、台灣網聯合舉辦的“辛亥百年與兩岸關係”徵文活動,11月24日在北京舉行頒獎儀式。(台灣網 楊麗 攝)

  台灣網11月24日北京消息 由人民日報海外版、臺灣《旺報》、人民網、台灣網聯合舉辦的“辛亥百年與兩岸關係”徵文活動,11月24日在北京舉行頒獎儀式。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葉克冬、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張德修、台灣網總編輯兼總經理劉曉輝等為來自海內外的23位獲獎者頒獎。

  此次徵文活動得到了海內外讀者的熱烈相應,共收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篇稿件,來稿者年齡最大的92歲,最小的是高中生。評委會共票選出23篇獲獎作品,其中,大陸9篇、臺灣8篇、香港1篇、海外5篇。臺灣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的《願海峽兩岸彼此接納》、大陸年輕作者王劍的《走過百年 再讀辛亥》分獲一等獎。

  600多篇應徵稿件精彩紛呈,其內容匯集智慧,觀點時有碰撞。或真情流露,或議論風生,許多文章用具體事例反映辛亥百年與兩岸關係的現實意義,充分體現了對發展兩岸關係的關心與關切。

  臺灣許歷農先生幾易其稿寫成的《願海峽兩岸彼此接納》,有思想有學識,他引用丘吉爾的話“為了現在和過去糾纏不清,很可能就失去未來。”以及美國作家克利夫蘭的“趕緊和你的過去和解,別讓它搞砸了你的當下”,為了查證這兩句原話,還專門起了個大早。

  印尼泗水83歲的吳秀吟幾次郵寄來應徵稿,一筆一畫寫的工工整整。她在附信中説,“我是一名華文教師,參加徵文,只是為了表達我對祖籍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復興事業的關切”。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劉曼軍代表徵文主辦機構講話時表示,紀念辛亥革命100年,是重溫歷史、邁向未來的一次契機,而辛亥革命又是兩岸同胞共同為之奮鬥過的歷史。徵文活動以文會友,增進了情誼、促進了交流。作為新聞媒體,我們願繼續努力,傳播兩岸資訊,激蕩海峽文思,多做有利於兩岸“文通”的事情。

  獲獎者、全國政協委員胡葆琳表示,徵文作者分佈在世界各地,天各一方,但我們的心、我們的思緒、我們的情感被連接起來,大家一起緬懷辛亥先烈們的豐功偉績,一起關心兩岸關係和中華民族的振興,展現了濃濃的中華情與民族心。希望經常舉辦類似活動,讓全球華人特別是兩岸同胞能夠從中找到更多的歷史記憶和情感焦點。

  全國政協委員羅援少將、郭沫若之女郭平英等也在儀式上發表了感言。(記者 楊麗)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