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強恕中學 兩岸生根

2010年04月12日 09:1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各有一所強恕中學,4月10日分別在臺北市和上海市同慶建校111週年。

  辛亥革命元老創校

  強恕于1899年由江蘇耆宿、辛亥革命元老鈕永建先生創設,其前身為“吳會書院”,是當年上海“八大書院”之一。後改辦學堂,名曰“強恕”,取意孟子的“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1937年,淞滬戰役,校舍及教學設備毀於戰亂,1945年抗戰勝利後得以復原。1949年,上海強恕中學遷臺,並於1950年4月正式上課,再續弦歌。

  目前已是第4次出任強恕中學校長的鈕廷莊,同時兼任兩岸多所學校校長,為創辦人鈕永建的後人。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該校于上世紀90年代在海峽兩岸成立了“恕德學園”,由其本人擔任總校長。他們首先推動強恕中學、強恕小學兩校在原創地上海復名。從此,兩岸強恕中學交流頻繁;1995年6月,于江蘇鹽城創辦民辦“明達大學”;江蘇如皋創辦“恕德景范職業技術學校”和“上海市敬強中學”;1997年8月,鈕廷莊先生又接辦臺北市西湖工商。

  鈕家世代辦教育,鈕廷莊繼承祖訓,一生辦教育,並樂此不疲。鈕廷莊不但在上海市辦中學,還積極參與華東臺商子女學校事宜,其“恕德學園”遠景建設令人期待。

  宋楚瑜李昌鈺均為強恕學生

  臺北強恕中學建校過百年,培養出許多名人志士。據鈕廷莊介紹,此間10日舉行的校慶大會,一批老校友特地從美國趕來祝賀。1954年從臺北強恕中學畢業的臺灣著名文物收藏家王度先生,還現場捐贈了由大陸藝術家創作、全球限量發行的孔子畫像一幅。強恕的姊妹校、上海國際學校的9名師生也特地來臺慶賀。

  鈕廷莊告訴記者,兩岸民眾熟悉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美國知名刑事鑒識專家李昌鈺,都曾是強恕中學的學生。宋楚瑜還是當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被臺北強恕高中部錄取。

  為慶祝兩岸強恕中學建校111週年,鈕廷莊校長特意于11日晚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維天之情” 音樂會,首度獻唱,並邀請校友共襄盛舉。

  看不懂五線譜,曾罹患咽喉癌、動過5次手術的鈕廷莊,聲帶因此嚴重受損。但是,64歲的他沒有被病魔擊倒,這些年來他聽從醫生的話,堅持做物理治療,同時,每天進行游泳鍛鍊。身體狀況恢復得相當不錯,唯獨説話聲音一直沙啞。

  音樂會上,他以男中音率眾演唱《追尋》、《大江東去》、百老彙歌劇以及西方名曲等;20余首藝術歌曲中,還包括徐志摩的詩作《難得》。觀眾被他一生投身教育、頑強與癌症作鬥爭的精神所感動,雖然其演唱水準有限,但是觀眾還是把熱烈的掌聲給了他。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以及眾多政商名流,紛紛前來欣賞這場具有特殊意義的音樂會。鈕廷莊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讓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王連偉 杜 榕)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