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水下考古特別展展出兩岸曾相連的考古證據

2009年10月20日 20:2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0月2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大陸與臺灣在遠古時代真有陸橋相連。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水下考古特展,明天在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開幕,透過水下考古資料,證明大陸與臺灣過去真的相連。

  據報道,臺當局“行政院文建會”所屬文化資産總管理處籌備處籌備多時,由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策展的“潛進歷史—水下考古特展”,明天起到12月13日在十三行博物館舉行,將帶領民眾一起揭開水下考古的奧秘。

  何傳坤説,臺灣海峽水下有很多生物化石,在澎湖海溝水下考古,出水約4萬年前的德氏水牛、古羚齒象、四不像麋鹿等臺灣陸橋動物群化石,經科學證明臺海兩岸約1萬到4萬年前相連在一起,後來地質變動才分開。

  負責特展規劃的文資總處籌備處研究傳習組組長李麗芳表示,原來希望能借到一些沉船文物,但因出水文物保存維護不易,因此沒借到,但爭取獲得圖像授權的照片或影片展出,展場也以燈光、聲音塑造海底氛圍,讓觀眾了解水下考古的困難度。

  報道稱,展區還有以臺灣附近海域沉船資料庫研究成果製作的“臺灣沉船古地圖”,宜蘭的陸地型水下遺址“淇武蘭遺址”出水的貿易瓷40余件、澎湖海域出水的臺灣陸橋動物群中,以及頗具特色的德氏水牛化石模型。

  報道説,特展還有“沉沒水下的文化資産”、“水下考古”、“出水遺物保存維護”及“世界水下文化資産保護”展區,分別以文字圖像介紹水下文化資産的定義、重要性、水下考古技術、出水遺物的保存維護等基本概念,也在現場展示水下考古作業的模擬實境及潛水員裝備。(王賽賽)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