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上半年31省份GDP增速透視:東三省及山西墊底

2015年08月25日 08:27: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地區經濟分化加劇情況明顯;增速前10名東部佔3席、西部佔3席、中部佔4席;倒數後5名依次為遼寧、山西、黑龍江、吉林、河北

  “從數據上看,各個地區的差別還在加大,區域經濟分化的情況明顯加劇。比如從東北三省來看,增速還是比較低。在全國經濟表現出走穩的情況下,區域經濟分化加大的特點值得關注,表明經濟結構調整有了實質性的推進,而且現在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階段。”張立群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上半年31個省份GDP增速前10名中,西部的重慶、貴州、西藏3個省份佔據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名,增速分別為11%、10.7%、9.1%。整體看,西部12個省份中除了內蒙古7%持平,其餘都跑贏了上半年全國7%的增速。

  前10名中,中部6省份佔據4席,分別是江西、湖北、安徽、湖南。除了安徽二季度增速與一季度持平外,其餘3省二季度增速都比一季度快。中部6個省份除了煤炭大省山西,其餘都跑贏了7%的上半年全國增速,其中河南的增速為7.8%。

  東部省份進入經濟增速前10名的有天津、福建、江蘇。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天津,增速為9.4%,排全國第三。江蘇、浙江、廣東上半年經濟增速分別為8.5%、8.3%、7.7%,都比一季度加快。整體看,東部10省份除了河北6.2%居倒數第五,有7個省份跑贏了7%的上半年全國增速,京滬兩市剛好與全國增速持平。

  在最後5名中,倒數依次為遼寧、山西、黑龍江、吉林、河北。其中,遼寧為2.6%,山西為2.7%,黑龍江為5.1%,吉林為6.1%,河北為6.6%。

  總體上來説,從區域看,東部地區調結構較早,開始企穩向好;而部分地區,包括一些能源資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資拉動增長的地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

  12個省份上半年增速達到全年目標;少數省份一、二季度出現“跳躍”,海南“跳”4.7個百分點;GDP總量前三名為廣東、江蘇、山東

  根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今年上半年31個省份中,有12個省份的經濟增速達到或超過了全年增速目標。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零。

  “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各省份去年設定目標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經濟增速換擋的趨勢,目標定得相對較高,按照原來的目標可能就達不到;另一方面,今年各省份的增長目標更符合實際,同時,今年以來穩增長的力度在不斷加大,穩增長也是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中央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另外,數據也顯示了經濟趨穩的跡象比較明顯,二季度部分指標已經出現回升的跡象,這也是這些省份達到增速目標的重要原因。”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發現,與2014年相比,除了上海沒有設定具體GDP目標外,有29個省份均下調了GDP增速目標,只有西藏與去年持平設定為12%。事實上,各地在制定GDP增速預期目標時已經開始下調,數據顯示,2012年各省份列出的GDP增速目標與上年相比多處於持平,有8個省份上調增長幅度。2013年,各地制定的GDP增長目標有18個省份保持不變,13個省份開始下調。到了2014年,全國31個省份年初制定的GDP增速目標中,僅有黑龍江和海南兩地上調,22個省份選擇“降速”。

  在31個省份上半年的經濟增速中,相較于一季度GDP的同比增速,有些省份的表現格外搶眼,例如,海南一季度增速為4.7%,二季度為9.2%,增速明顯快於一季度4.5個百分點。據《海南日報》報道,房地産市場回暖成為海南二季度經濟加快回升的重要支撐力量。上半年海南省房屋銷售面積同比實現基本持平,增速比一季度大幅度提高20.9%,這必然會拉高海南的GDP增速。

  在GDP總量上,前10名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遼寧、湖南。前三名廣東、江蘇、山東分別為3.45萬億、3.39萬億、2.97萬億,可以看出,前三名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