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上半年31省份GDP增速透視:東三省及山西墊底

2015年08月25日 08:27: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特別報道】上半年31省份GDP增速透視

  增速儘管仍下行 趨穩態勢已明顯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徐豪 | 北京報道

  23個省份上半年經濟增速跑贏全國水準,12個省份上半年增速達到全年目標,28個省份二季度經濟增速快於一季度……隨著全國經濟半年數據的出爐,31省份的經濟半年報也陸續亮相。

  2011年至2014年,經濟增長速度由9.5%持續下調到7.4%,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調到7%。這樣的變化,中國經濟還“穩”嗎?

  專家表示,全國經濟趨穩的特點在各個省份的經濟增長上體現出來了,可以從地區的角度來印證上半年全國經濟增長是有基礎的。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次歷史性的轉型再平衡,從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高速增長階段轉換。“今年以來,政府適度加大了穩增長的政策力度,目前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31省份中,重慶上半年經濟增速為11%,增長最快;遼寧為2.6%,排名墊底。不能簡單以GDP增速論英雄,但GDP是比較合理的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各省份的經濟數據可以反映出中國經濟的運作情況。比如,重慶的産業結構漸趨合理、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經濟增長就快;遼寧、河北、山西等重工業省份,面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爬坡過坎”難度就增大;而東部地區調結構動手較早,開始企穩向好,比如浙江等省份,經濟形勢就較為樂觀。

  在一定時期內,中國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仍舊存在,但在增速放緩的同時,經濟發展品質進一步提高,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增速回落是經濟進入新常態的一個重要特徵,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國經濟防風險就是要“穩增長”。

  今年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上半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國經濟增長與預期目標相符,主要經濟指標有所回升,結構調整繼續推進,農業形勢持續向好,發展活力有所增強,交出了一份“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半年答卷。

  那麼,中國經濟到底有多“穩”?31個省份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向好的基本面。

  3個省份上半年經濟增速跑贏全國水準;28個省份二季度經濟增速快於一季度;重慶、貴州、天津位居前三,最快增速為11%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發現,2015年上半年31個省份GDP增速中,有28個省份的二季度增速快於一季度(不含持平,下同),去年同期,二季度GDP增速快於一季度的省份是24個。 這體現出穩增長的政策效應越來越明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各個省份的經濟增長情況來看,和全國的走勢是一致的,全國二季度經濟趨穩的特點在各省份的經濟增長上體現出來了,28個省份二季度增長快於一季度,所以可以從地區的角度來印證上半年全國經濟增長是有基礎的。”

  31個省份上半年GDP數據中,增速超過7%全國水準的省份有23個。增速最快的是重慶,為11%;其次是貴州,為10.7%;第三是天津,為9.4%。2014年上半年前三名是重慶、貴州、西藏,增速分別為10.9%、10.8%、10.7%。2013年上半年前三名是天津、貴州、重慶,其中天津和貴州增速均為12.5%,重慶為12.4%。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