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中美學者前瞻“習奧會”:將留重大歷史遺産

2015年07月30日 08: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華盛頓7月29日電 (記者 張蔚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與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桑頓中國中心當地時間29日在華盛頓聯合主辦中美關係研討會,前瞻9月即將舉行的新一輪“習奧會”。中方學者認為此次會晤將留下重大的歷史遺産,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將産生持續影響。美方學者期待,除了在白宮的會晤,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能夠在廣泛領域與美各界互動,推動美民眾對中國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在當天的主旨演講中表示,此訪兼具“首次”和“最後一次”兩個特點,不僅是習近平首次對美國事訪問,預計也將是奧巴馬總統任內接待的最後一次中國最高領導人對美國事訪問,會晤將留下重大歷史遺産,為兩國互惠合作開闢新的廣闊前景。

  蘇格認為,當前美國雖然希望繼續保持其世界事務“領導”作用,但頗感力不從心,中國的快速發展引起美國一些人的焦慮,擔心中國會打破現有國際秩序。一些人不看好中國的未來,擔心兩國會重演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的衝突悲劇。兩國需不斷調整各自思維方式,用更包容的態度來適應這種“新常態”。

  他説,雙方需要尋找共識管控分歧,不挑戰對方重大切身利益,建議在海洋合作、網路安全、地區問題、國際秩序、全球治理等領域增加互信,如可以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維護海洋權益和航行自由等。

  布魯金斯學會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表示,除了在白宮的正式會晤,期待習近平能夠在廣泛的領域與美國各界互動,推動美國民眾對中國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包括中國的法治建設、反腐敗、市場化改革,以及“為什麼中國是國際秩序的參與者而不是挑戰者”等問題,相信這可以回答很多美國人心中的疑問。

  布魯金斯學會東亞問題專家卜睿哲預計,預計奧巴馬屆時將談及網路安全、海上局勢、中國國內政治等問題,習近平可能會談及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與盟友關係及其對亞太形勢的影響、美在亞太軍事部署、美方對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戰略的看法等。

  他建議,距奧巴馬結束總統任期還有18個月,此次會晤最重要的事項應是為如何在這段時間內推進雙邊合作制定工作計劃,尤其要聚焦那些需要展現“總統領導力”的領域。中美關係中的很多問題可以通過戰略與經濟對話等機制得到解決,但也有不少議題需要最高領導人親自給出政治指導,確保解決方式符合雙方最佳利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説,兩國領導人會晤肯定會涉及南海問題,目前南海問題競爭面被談得比較多,美方認為南海是其重返亞太的一大抓手,但這個問題也涉及海上合作,下一步就應推動合作。中國本身是透明和開放的,如海軍領導人已經向美方提出共用南沙一些建設設施。

  李成則認為,隨著會晤臨近,南海議題的重要性在減弱,網路安全和全球性經濟議題的重要性在上升,兩國這些領域共同利益太大,有互補性,為訪問營造了較好的氛圍。期待此訪可以推動中美在網路安全領域有所突破,停止互相指責,認真對待網路對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和民生帶來的衝擊。如果中美能起表率作用、達成某種協議,其積極影響將非常廣泛,不亞於去年共同宣佈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在受訪時説,目前中美在一些問題上有進一步陷入對抗的風險,希望會晤期間能看到雙方在一些困難問題上找到妥協,這些妥協能為中美關係中的合作面打造更廣泛的基礎。如果兩國無法有效解決這份長長的“挑戰清單”,那麼對合作的強調也會顯得有些空洞。(完)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