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趙本山代表作被指"醜化"農民 丟棄農村傳統底蘊

2015年06月24日 09:50: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他丟棄了中國農村傳統的底蘊

  繼《劉老根》之後,同樣為農村題材的《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等趙氏風格的影視作品更是受到觀眾的熱捧。這些作品都是趙本山的徒弟班底,農民演繹農民自己的故事,加入“二人轉”的情節,走的仍舊是輕喜劇路線,而且無一例外都在央視播出。趙本山曾提到要培養兩三個導演,能夠在骨子裏理解他的風格的導演來導電視劇。如此,每部本山傳媒集團出臺的電視劇都打上了趙本山的烙印。

  然而趙本山的喜劇作品在愉悅觀眾的同時,也被認為醜化農民。他的作品中,“無處不戀愛”“懷孕慶典”“婚外戀”“鬥情敵”等情節則在低俗化中回避了農村生活的問題與現實。

  影視編劇張銳曾直言,“目前,可以説我對中國現代的農村題材戲很反感。農村戲走入了一個可怕的誤區,趙本山把農村戲變成了小品戲,他丟棄了中國農村傳統的深厚底蘊。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電視劇裏,農民都變得油嘴滑舌了。其實,中國農村的農民並不是那樣的”。

  趙本山曾填補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文化格局中農民形象的空白,也正是因此,人們對於農民、農村的認知也固化為東北農村就是整個中國農村,對農民形象的呈現,流於表面,甚至庸俗化、審醜化。以至於每次趙本山有新的作品面市,總免不了一番雅俗之爭。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全國政協文藝界委員聯組會上,歌唱家鬱鈞劍指出,草根文化生於民間,長於民間,充滿鄉土氣息,反映了質樸的生活,但也充滿隨意性。如果無限拔高其存在的意義和所發揮的作用,一方面會對專業機構和專業文藝工作者産生消極影響;另一方面會對年輕一代在審美趣味、藝術格調等方面的養成以及對人才培養的過程帶來嚴重誤導。

  趙本山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則表示,我們不能把自己一刀切地站在一個高雅的姿態,來面對今天這個大俗的社會,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俗雅是不分家的,沒有俗就沒有雅。比如説,芭蕾舞是高雅的,但“二人轉”要是穿上芭蕾的服裝就不倫不類了。

  2011年以後,趙本山退出春晚的舞臺,也有評論認為這是主流文化對庸俗的拒絕。中央電視臺曾專門提出,2015年的羊年春晚保證三個“不用”:不用低俗媚俗節目;不用格調不高的節目;不用有污點和道德瑕疵的演員。

  清華大學教授肖鷹對此直接表示,數年來不少學者觀眾都曾指出過趙本山小品的低俗問題,比如模倣殘疾人身體缺陷,貶低農民等,但他卻並未有多大改變,現在春晚用不用趙本山實際是反低俗、堅持健康優美的文藝創作道路,是要提升文化品味,“如果再對趙本山有所期待是不應當的”。

  不僅如此,浙江衛視重金購買了本山傳媒出品的電視劇《爹媽滿院》,原定於去年9月下旬播出,但卻在播出前一晚因題材問題,被緊急叫停。

  趙氏喜劇的“沒落”

  無論對於小品還是影視作品,不管外界的評價如何,都沒有影響趙本山喜劇版圖的擴張。2004年,本山傳媒與遼寧大學合作成立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趙本山的喜劇藝術走進了高等教育的殿堂。

  而在廣泛的大眾層面,人們更需要面向一個喜劇化的場景。祝東力表示,這個喜劇化的場景一定屬於社會底層,因而一定是中國農村或者包含著農村。上世紀90年代以來,趙本山、范偉、高秀敏、潘長江等笑星一路走紅,絕非偶然,歸根結底,他們是當代社會變遷的産物。

  對此,梁鴻認為,被喜劇化的農民,並不是真正的農民形象。中國的農民一直是處於比較弱勢的群體,這是他們的真實狀態,大部分的作家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筆,把農民的生存狀態,盡可能深刻地表達出來。但是她強調,就農民自身而言,肯定願意選擇一點快樂的東西,不願意讓自己更加的悲苦,這是人性的自然取向。

  趙本山的喜劇藝術暢行二十多年後,農村和當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趙本山的喜劇藝術卻難有新的突破。肖鷹表示,趙本山其實有一個轉化過程,2000年以前的趙本山來自田間地頭,有他獨特的生活體驗,表現出了民間藝術的幽默機智,還有一定的批評性。但是趙本山很快從一個淳樸表演藝術家變成了一個文化商人,他的藝術生涯走向了商業附庸,把央視春晚舞臺變成行銷劉老根大舞臺的一個平臺。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薛晉文稱,從農村劇肩負的社會責任、藝術使命和審美理想層面而言,《鄉村愛情》系列農村劇顯得十分單薄和過於浮泛,不足以引領中國農村劇創作的前進方向,不足以體現農村劇藝術的高端品質,難以代表和彰顯農村劇的真正藝術品格和審美價值,這抑或是質疑聲不絕於耳的深層原委所在。

  肖鷹直言不諱地指出,趙本山作為演藝界和眾多媒體追捧、推崇的一個標誌性的人物,現在已過時。趙本山被拒之門外,就是拒絕把傳統曲藝“二人轉”變成市場奴隸的信號,換句話説,趙本山時代要結束了。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中國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