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兒子高考385分好事不請自來 “招辦”瘋狂遊説入學

2015年07月29日 14:09:0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那124個電話早在你高一就準備好了

  讓馮先生不解的是,這些自稱名牌大學的招生者,是從哪得到了自己的資訊?

  該工作人員透露:“我們是自主招生,檔案資訊從‘正規渠道’來。我們不受統招的影響,所以考生的檔案資訊,我們都能看得到。”

  隨後,他補充説,現在手上的這一批檔案資訊,其實在2012年就拿到了。“這是學生高一剛入學登記的資訊。”

  當詢問他們的資訊從哪個渠道得到的,對方回答“不清楚”。相關聲明本科錄取工作已經結束

  28日,電子科大本科招生辦工作人員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表示,已經接到學生和家長反映,有人冒充本科招生辦老師,主動聯繫家長,提供虛假承諾“可就讀電子科技大學校本部”的消息。

  對此,招生辦工作人員表示,電子科大招生辦已于當天在學校本科招生網發表聲明。隨即,華西都市報記者登錄該校官網,查看到聲明如下: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鄭重聲明,我校所有普通全日制本科錄取工作均嚴格按照教育部及各省級招辦工作規定執行,且目前錄取工作已結束。錄取結果僅通過各省級教育考試機構官方網站及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網查詢。請廣大考生及考生家長注意辨識真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律師説法出售個人資訊可追刑責

  一所公立高校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介紹,與全日制普通高校相比,民辦院校生源比較緊張,所以部分人會把主意打在了購買學生資訊上,“拿到考生資訊,意味著可以遊説考生和家長,增加生源。”

  此前,教育部曾發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明確提出“屬於考生個人資訊及有關錄取過程中需要保密的工作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公開”,並強調,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四川思沃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純認為,考生的分數等資訊屬於個人隱私,未經個人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可以濫用。洩露考生資訊,如果情節嚴重可追究其刑事責任。(華西都市報記者 李秀江 實習生 張艷華 攝影 陳羽嘯)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華西都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