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揭秘錄取分數線可以被“玩”高 錄取結果沒意義

2015年07月27日 09:5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只注重招生政績 忽視辦學多樣化和人才品質 誤導社會評價

  錄取分數線是可以被“玩”高的

  □這是一場圍繞著高考分數展開的競爭:通過錄取分數線的高低證明高校的品質,進而影響到大學的聲譽

  □選擇大學和專業變成了買漲不買跌,至於兩者的差別是什麼,很少有人説得清,似乎也少有人真正關心

  □如果用錄取分數線把大學人為地分為三六九等,中國高等教育將只能呈現出單一的線性結構

  錄取分數線成了學生和高校的“命根子”

  高校招生錄取正在進行之中。每年這個時候,社會關注,家長和考生焦慮,高校招生機構也很緊張。緊張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怕斷檔(實行平行志願後,斷檔風險大大降低了,但並沒有完全消除)。斷檔是最嚴重的招生事故,不僅意味著當年的招生計劃無法完成,而且一旦有考生誤打誤撞填報了志願,不管分數多低,在現行制度下都必須錄取,會把錄取分數線拉得極低;另一個是擔心錄取分數線下滑,特別是在同城的所謂“歡喜冤家”之間——比如北大和清華,復旦和交大,等等。總而言之,這是一場圍繞著高考分數展開的競爭——通過錄取分數線的高低證明高校的品質,進而影響到大學的聲譽。

  事實上,社會公眾也的確是這樣看的。填報志願時,考生和家長總是覺得錄取分數線高的大學好,錄取分數線低的大學不好;錄取分數線高的專業好,錄取分數線低的專業不好。選擇大學和專業變成了買漲不買跌。至於大學和專業到底好在哪,不好在哪,它們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很少有人能夠説清楚,似乎也沒有多少人真正關心。

  不要以為錄取分數線只會影響招生,它還可能影響到就業。“985”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比“211”高校要高,“211”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比非“211”高校要高,於是,有些用人機構在招聘時註明:非“985”高校畢業生不錄。前些年教育部專門為此下了禁令,禁止在就業招聘階段對“985”高校和“211”高校區別對待。簡單地下一紙禁令是容易的,也表達了教育部的鮮明態度,但它改變不了用人機構的行為方式和選擇方向。對大學來説,就業的影響是致命的。大學固然可以不重視錄取分數線,但是,如果社會評價以錄取分數線為依據將大學和專業人為地分成三六九等,大學就不可能對此無動於衷——它必須要為自己畢業生的前途負責。

  這是一個良性迴圈和惡性迴圈的選擇:錄取分數線越高,意味著大學生源品質越高,用人機構就越願意雇傭該校的畢業生,由此形成的傳導機制會在未來吸引更多分數更高的學生;反之,錄取分數線越低,意味著大學生源品質越低,用人機構就越不願意雇傭該校的畢業生,由此形成的傳導機制會在未來進一步減弱對高分學生的吸引力。從這個意義上説,錄取分數線不僅是學生的“命根子”,同時也是高校的“命根子”——它會影響和改變大學的生態。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中國青年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