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大學生創業:用腳步丈量世界 能出現未來"馬雲"嗎?

2015年05月04日 08:53: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創業的感覺像什麼?

  “高三最後衝刺時的感覺,累卻充實。”“青年繪”的年輕“老總”們説。

  故事:“青年繪”的創業之路

  “青年繪”全名北京青年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北京物資學院2012級商學院吳翰聰、施偉浩,外語學院的王源一起創辦的公司,尚不足一歲,季度營業額卻已經突破百萬。主營産品文化衫銷售已經覆蓋全國13個省,校園代理共計1800余人。

  這是一家實打實的校園創業公司,最初,他們憑藉的資本只有:施偉浩在高中時期為全校各班設計過班服,認為目前班服很有市場。吳瀚聰有出色的口才和宏觀把控力。王源是校園代理,業績優秀。

  就這樣,一家公司誕生了。員工張博涵和周麗娜跑業務,連軸轉的工作使他們極度缺乏睡眠。他們想了個辦法:包下一輛車,在去找客戶的路上補覺,下車之後和客戶談業務,談完業務上車繼續補覺,在兩周的時間裏找到了180個校園代理人。

  談下一個個的客戶,賣出一件件商品。沒有辦公室,他們只能一間間找空教室辦公……

  更加困難的是,如何平衡上課和工作的時間?員工和老闆都面臨這個挑戰。

  幾乎每個員工都把無課時間自動獻出,普通上班族朝九晚五,他們的工作時間常常是每天早上五點鐘開始一直到晚上十一二點。

  “時間都不是問題,只要你想做,什麼都不是問題。”客戶關係負責人朱鵬飛説。

  “青年繪”因為團隊出色的成績,他們拿下了中關村騰飛創就業研學會重點扶持項目,他們的創業項目參加了北京市教委組織的大學生創業大賽,並獲得10萬元補貼。他們有了一套完整的公司制度,有銷售人員30人、設計團隊15人、客服人員10人,全部來自各大高校。

  這樣的成就並不能讓創業者們滿足,“以文化衫設計、銷售為主的市場,如何跟別的大公司競爭?如何進一步拓展市場?”三個創始的小夥伴一直在考慮。

  王源説:“生意只是進行簡單的銷售,而事業是做品牌。”

  施偉浩説:“我們希望以後通過文化衫銷售平臺,進一步將公司轉化為針對高中生的’淘寶網’。”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光明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