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第六屆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聚焦兩岸政治“深水區”

2014年03月19日 10: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國臺灣研究會在重慶舉辦第六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台灣網3月19日重慶消息 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第六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今天上午在重慶開幕。來自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河南、廣西、臺灣等地40余位年齡為40歲以下的青年精英學者匯聚一堂,共同進行觀點碰撞和交流探討。

  本屆論壇主題為“兩岸政治關係安排前瞻”,青年學者的交流主要圍繞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提出的“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等議題展開。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代表主辦單位致辭時表示,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代表主辦單位致辭説,如何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和前進勢頭,如何確保兩岸關係不再遭折騰,不再走回頭路,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是一個重要基礎與條件。

  周志懷認為,兩岸雙方如能通過協商與對話達成共識,對兩岸政治關係進行不間斷的、合情合理的安排,將會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這也正是我們要討論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安排的意義之所在。

  周志懷指出,兩岸在合情合理安排問題上已經有了很多重要交集,我們兩岸人民都屬於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我們共用共同血緣、歷史與文化。有了這個重要交集,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就不難獲得解決。

  周志懷還表示,2008年以來,兩岸合情合理安排的成功範例漸趨增多。比如海協會與海基會的10次協商所簽署的21項協議,再比如:如何處理兩岸的“外交休兵”,臺灣如何更多地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包括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活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大會和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以及如何處理兩岸事務主管部門間的交往與稱謂問題等等。

  “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實需求看,有些重大的、結構性問題的解決,已經客觀地擺在我們面前,”周志懷錶示,首先,如果兩岸雙方能相向而行,變被動為主動,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安排的成果將會不斷得到擴展。其次,兩岸雙方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思想觀念是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安排的關鍵。他認為,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其核心是要解決兩岸政治定位問題。國家與國家之間並不存在定位問題,只存在相互承認問題。所以“兩岸”與“定位”兩個關鍵詞,已經鎖定了兩岸政治關係的性質。

  周志懷最後指出,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反映了民之所望、民之所願。人們不再希望被動等待,這種力量的匯聚,會推動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

  隨後,與會的40余位青年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論文發佈與綜合討論。

  記者還從周志懷會長發言中了解到,這次論壇不僅是兩岸青年學者首次集中討論“兩岸政治關係安排”這一重大現實議題、也是兩岸學術界對如何合情合理安排兩岸政治關係的第一次比較集中的討論,説明這次青年學者論壇的討論議題走入兩岸學術界的前列。

  為推動兩岸青年學者間的學術交流,進一步凝聚激發涉臺研究中的新生力量,全國臺灣研究會每年都會選擇一個兩岸關係熱點議題舉辦論壇,組織兩岸青年學者提前撰寫論文,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探討,迄今已經舉辦了6屆,已經成為全國臺研會乃至全國涉臺研究中的亮點,受到兩岸青年學者的歡迎和支援。

  6年來,青年學者論壇不僅參會人員逐年增加,從第一屆的20余人增加到現在的40余人;同時,臺灣島內的參會青年學者數量也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提交論文的品質和數量的水漲船高、不斷進步,極大地促進了兩岸涉臺研究和青年人才培養,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已經成為全國涉臺研究中極有特色的研究集會。(台灣網記者 李傑)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代表主辦單位致辭。(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