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第四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召開 探討兩岸和平發展

2012年03月22日 08:5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22日,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第四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在大連召開。(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台灣網3月22日大連消息 今天上午,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第四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在大連召開,30余位兩岸青年學者就未來四年島內政局變化與兩岸關係發展趨勢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本屆論壇主題為“未來四年:臺灣政治格局及兩岸關係前瞻”,與會青年學者分別來自於來自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河南以及臺灣島內的高校或研究機構,是近年來兩岸臺灣問題研究的重要新生力量。論壇由全國臺研會副秘書長楊立憲主持,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致開幕辭。

  周志懷錶示,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開創了和平發展新局面,過去的四年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用四句話概括:一是和平發展深入人心,二是政治互信日趨增強,三是經濟合作碩果纍纍,四是人員往來充滿活力。

  周志懷指出,未來四年,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走向的重要因素有四個:一是兩岸雙方的政策選擇能否相向而行。關鍵是雙方能否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二是兩岸雙向交流的進一步擴大,會否進一步深刻影響兩岸民眾思維方式的改變,民意會否隨之發生變化。應該説,隨著未來四年兩岸人員往來與經濟合作的日趨密切,特別是兩岸文教交流、陸資入島,以及“一日生活圈”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的深化,漸進式融合將會逐漸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三是民進黨大陸政策的調整能否避免其重蹈覆轍,不再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阻礙與破壞力量。2008年以來,島內反對“臺獨”、要求和平,反對對抗、希望雙贏的聲音不斷增強,民進黨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大的政策調整壓力。四是兩岸在既有對話協商基礎上,能否為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不斷創造條件,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再增新亮點。

  周志懷還指出,未來四年,鞏固與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善用三個杠桿:一是政策創新杠桿。要在把握和探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政策創新,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今後四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政策創新的關鍵是要面對、研究與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二是民間交流杠桿。過去的四年,兩岸大交流雖然前所未有,但民間活力尚未能充分展現。民間交流杠桿的充分發揮,將會重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內生動力,使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三是文化教育交流杠桿。文化教育交流是未來四年繼續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重要內容。繼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將為增進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認同創造更為堅實的基礎與條件。

  自2009年起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首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迄今已經舉辦了四屆,為兩岸青年學者搭建了廣闊學術交流平臺,受到兩岸研究臺灣問題的青年學者的熱情支援和積極歡迎。(記者 李傑)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為論壇致開幕辭。(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論壇由全國臺研會副秘書長楊立憲主持。(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傑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