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最高史政機關:《開羅宣言》具國際法效力

2013年12月08日 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7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最高史政機關“國史館”今天(7日)表示,《開羅宣言》成為戰時及戰後有關臺灣及澎湖列島歸還的各種法律文件起源及重要內容,具國際法效力。

  “國史館”表示,開羅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最重要的國際高峰會議之一,不僅對戰時軍事及政治情勢發揮關鍵作用,也對戰後亞洲秩序、世界局勢及往後歷史發展産生重大影響,且影響延續至今。

  至於有人認為《開羅宣言》形式上只是新聞公報,或非條約、無人簽字及未經國會通過。有學者舉證,國際法實務上,國際條約或協議名稱,可有條約、協議、公約、規約、宣言、憲章、換文、備忘錄及議定書等20多種名稱,以新聞公報形式發佈的聯合宣言當然可成為國際協議或條約,具國際法效力。

  開羅會議于1943年11月舉行,由蔣介石、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丘吉爾共同召開。同年12月1日發佈《開羅宣言》,大部分內容已實現,如日本無條件投降、東北四省、臺灣、澎湖歸還中國與朝鮮獨立等。(台灣網 高旭)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