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當局比照塑化劑事件掃蕩毒澱粉 專家痛批補破網

2013年05月28日 09:4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2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毒澱粉風暴愈刮愈大,已有多種食品被驗出含有順丁烯二酸,包括出口至新加坡的11項澱粉製品。臺“衛生署”昨宣告,3天內全臺大掃蕩毒澱粉,本週六起比照塑化劑事件,販賣者須張貼澱粉原料安全證明。專家痛批,從塑化劑到毒澱粉,當局老在補破網,難保不會有下一個食品安全未爆彈。 

  臺灣兩年前爆發食品含塑化劑,曾啟動全臺稽查,廠商須出具安全證明才能販賣,如今再啟動相同措施。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丘志威批評,從塑化劑到毒澱粉,證明不可能要業者自律,當局應比照美國積極管理,編預算聘化工專家進駐化工廠,食品技師、食安人員進駐食品廠,盯緊進出貨和製程,才能確保食安。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梁也説,食安風暴接二連三,當局始終輕忽黑心食品對健康的慢性危害,若仍抱持官僚心態,絕非民眾之福。臺“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坦言,食品添加塑化劑、毒澱粉都是“預期外”,即起將聯合臺“環保署”、“勞委會”、“經濟部”等,加強化工原料源頭管控。

  順丁烯二酸酐小檔案: 

  .説明:順丁烯二酸酐(Maleic anhydride)又名馬來酸酐、去水蘋果酸酐,簡稱順酐,為工業原料 

  .合格用途:用於與食品接觸的包裝材料、黏著劑等 

  .不法用途:不肖業者將其混入澱粉,製成順丁烯二酸酐化制澱粉,提升黏度,增加食品彈性口感 

  .被混入的食品:粄條、肉圓、黑輪、粉圓、豆花、粉粿、芋圓、地瓜圓等澱粉加工類 

  .毒性:順丁烯二酸酐加入食品並遇水,將轉變為順丁烯二酸,在體內長期累積將致腎小管壞死、洗腎 

  .預防:順丁烯二酸可用甘胺酸解毒,多吃甘胺酸含量高的豬皮、雞腳,可保護腎臟 

  塑化劑事件簡介: 

  臺灣在2011年5月底爆發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起因為市面上部分食品遭檢出含有塑化劑,進而被發現部分上游原料供應商在常見的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使用廉價的工業用塑化劑撙節成本。除了最初被披露的飲料商品之外,影響範圍亦擴及糕點、麵包和藥品等。臺當局在事件爆發後,明訂同年6月起若相關食品未完成自我檢驗,一律禁止販售。 

  由於塑化劑事件對臺灣社會影響甚大,該事件常與2008年大陸爆發的“三聚氰胺事件”並論;然而有的專家指出涉及的塑化劑的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是三十年來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台灣網 王文英) 

  臺灣頻道 臺灣政壇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