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東南衛視記者:我們駐臺這一年(組圖)

2009年12月18日 10:1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三個月是工作,更是生活

林祥雨
(東南衛視第二批駐臺採訪記者)


  昔日的同事在澳洲讀博,寫的論文關於兩岸新聞交流。於是我成了調查對象,錄音筆放在桌上,算是採訪。他讓我講述駐臺採訪印象深刻的點滴,循循善誘把我拉回六個月前的臺島生活。


  前任的葉青林,有搭首航包機赴臺時的意氣風發;後任的小賈,讓人記住了報道臺灣“八八水災”時在烈風中飛舞的長髮;在臺灣平靜度過三個月的我,回想起半年前的那段時光,記憶宛如山中流水,寧靜清甜。


     三個月,拍了不少照片,錄下了許多影像,其實最好的畫面留在心裏。採訪穿粉紅襯衫的白髮詩人余光中,記住了在他家紅磚公寓前等候時斜照在草坪和身上的陽光;採訪在士林夜市宴請山西老鄉的“首富”郭臺銘,記住了開心品嘗小吃的老人眼角魚尾紋悠悠的舒展;採訪頭髮梳得一絲不茍的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記住了他讓秘書沖泡的香醇咖啡;採訪嚴肅馬英九齣席的兩岸書畫展,記住了他和氣隨扈的皮鞋锃亮。


  我説,三個月是工作,更是生活。


  同事拋出“責任”的問題,問我是不是也感到了肩頭重擔。怎麼説呢,當你生活在熟悉的異鄉,總會有傾訴的慾望。這裡也演京劇,大大的一個禮堂裏全是小朋友在看;這裡到處都能吃到牛肉麵,地道的湯頭透著一點點不一樣的甜;這裡端午節龍舟賽很熱鬧,老人親手包的粽子口味和家鄉真的沒差別。如果講述這些的慾望也算責任,那我真的曾不由自主的想告訴沒來過的人們,真實的臺灣就是這樣。


  駐臺第一年最後一批的小謝就要回來,臺灣方面也改變了駐點採訪的種種限制。明年,再去的同事們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看到的臺島想必會有不同的模樣。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徽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