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逄先知:毛澤東的歷史功績

2013年12月25日 11:2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締造了一支人民的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澤東同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這個軍隊開始的時候是很弱小的,其主要成分是農民,又帶有舊式軍隊的影響。要將這樣一支軍隊改造並建設成用無産階級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其艱巨性可想而知。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對軍隊的建設都曾作出過不同貢獻,但作出貢獻最大、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毛澤東同志。

  為建設和培育這支軍隊,毛澤東同志耗費了大半生的心血。從三灣改編決定黨的支部建在連上,制定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到古田會議總結建軍兩年多的經驗作出決議,明確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使紅軍肅清了舊式軍隊的影響,完全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上,整個紅軍成為真正的人民軍隊,毛澤東同志的建軍路線基本形成。以後,經過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毛澤東同志的建軍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如規定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提出“三八”作風;在軍隊內部實行政治、經濟、軍事三大民主;規定軍隊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生産隊。新中國成立後,又提出實現軍隊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等等。如果把毛澤東同志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思想綜合起來,可以歸納為這樣幾條: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軍隊的唯一宗旨;政治工作是軍隊的生命線;軍隊必須執行嚴格的紀律和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軍隊要實現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

  在毛澤東建軍思想的指導和培育下,在毛澤東同志親自領導和指揮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經過長期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戰勝了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內外敵人,解放了全中國(除臺灣等島嶼)。這是一支聽黨指揮,與人民血肉相連,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軍隊。當年人民解放軍解放大上海,官兵不住民宅而露宿街頭的事跡,被廣為傳頌。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裏有很多蘋果,我們的戰士一個都不去拿。這個消息感動了毛澤東同志,他説:“我們的紀律就建築在這個自覺性上邊”。這只是體現人民解放軍性質、代表人民解放軍形象的千千萬萬事例中的兩個具體事例。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這樣的軍隊無敵于天下。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任務、組織形式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軍隊建設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軍隊也由單一軍種兵種的軍隊發展成為多軍種多兵種組成的軍隊。人民解放軍逐步建設成為一支正規化、現代化的革命軍隊。它擔負著保衛國家安全、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人民過和平生活的神聖任務,是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工具。人民解放軍又擔負著國家經濟建設的艱巨任務,是一支最有組織性、最有戰鬥力的生産大軍。

  這裡特別要提到毛澤東同志對建設空軍和海軍的重視和關懷。新中國成立之初他就提出,我們不但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還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和一支強大的海軍。他親自點將組建這兩支隊伍。為了在實戰中鍛鍊和提高年輕的空軍隊伍,毛澤東同志讓他們到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前線,同世界上頭號強大的美國空軍在戰鬥中較量,使我國空軍的戰鬥力得到了提高。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有著1.8萬多公里的海岸線。毛澤東同志對發展海軍尤為重視。他説:“為了肅清海匪的騷擾,保障海道運輸的安全;為了準備力量于適當時機收復臺灣,最後統一全部國土;為了準備力量反對帝國主義從海上來的向我國的侵略,我們必須在一個長時期內,根據工業建設發展的情況和財政的情況,有計劃地逐步地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他又説:“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侵略我們都是從海上來的,不要忘記這一歷史教訓。”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在我國改革開放時期,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先後在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領導下,有了很大的發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貢獻。他們都繼承了毛澤東同志確立的建軍基本原則。習近平同志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即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言簡意賅、內涵深刻,同樣繼承了毛澤東同志的建軍基本原則,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