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河南國家級貧困縣扎堆建豪華辦公樓 學生宿舍如難民營

2013年10月22日 08:17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河南一國家級貧困縣扎堆建豪華辦公大樓

  縣領導配別墅臨時宿舍 中學宿舍破窗戶用木塊遮擋

  當地民眾稱這是“財政大樓”,但臺前縣財政局稱是縣政府的綜合辦公樓。

  距臺前縣政府1公里之遙的城鎮中學,由於教室不充裕,學生在室外空地上考試。網路截圖

  近日,國家級貧困縣河南臺前縣因豪華辦公大樓扎堆而建,且縣領導配有“別墅”宿舍引起外界爭議。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就在距離縣府大樓1公里之遙的城鎮中學,600名學生擁擠在窄小的宿舍休息,玻璃窗上的窟窿用破木塊遮擋,環境臟亂猶如“難民營”。

  豪華辦公樓扎堆拔地起

  臺前縣原屬山東省壽張縣的一部分,地處黃河灘區。1964年,國家為解決金堤河流域澇水排泄入黃河問題,把這一區域劃歸了河南省。公開資料顯示,該縣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環境條件惡劣,早在1985年就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近年來,臺前縣似乎有些不甘於“貧困縣”的帽子,與河南省的大多縣市一樣,如火如荼地搞起了産業聚集區。不過,記者近日在位於該縣城西南方的産業聚集區走訪發現,不少企業圈佔的大片土地仍在施工中,也有一些處於停滯狀態。

  與産業集聚區相離不遠是臺前新區,這裡除了“瘋長”的商業樓盤,較為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棟棟已基本竣工的行政大樓。沿新區緯六路由西向東,緊鄰著氣勢恢宏的臺前縣政府大樓兩側,10余家行政機關大樓已拔地而起。

  這其中,引人注意的是縣府西側高約10層的一棟大樓。因財政局在此辦公,當地民眾稱為“財政大樓”。不過,該局許姓副局長表示:“財政局僅僅佔了大樓的一層半。這個實際上是縣政府的綜合辦公樓。”大樓于2013年初投入使用。

  然而,最為惹眼的建築還是臺前縣府後院的4棟紅色聯體“別墅”。這棟建築近日被網友調侃為“高端大氣上檔次”。

  臺前縣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人解釋稱,所謂的“別墅”,只是24套外籍縣領導的臨時宿舍,每套為40余平米,戶型為一室一廳,僅僅放張床及部分簡單生活用品。

  除了宏偉的“財政大樓”,緊緊圍繞在臺前縣府附近的還有行政服務中心、住建局、農業局、國土局、地稅局、公安局、法院等辦公樓。當地群眾亦將此地稱為“衙門街”。

  記者注意到,除了住建局、農業局、法院已在新大樓入駐外,行政服務中心、國土局、公安局大樓等剛剛落成,還有部分樓處於停工狀態。“現在風頭緊,還是要等一等。”該縣政府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説。

  中學宿舍臟亂臭味撲鼻

  記者走訪中意外發現,與這些豪華大樓極不相稱的,是距離臺前縣政府1公里之遙的城鎮中學的境況。現擁有900余名學生的城鎮中學教學設備極為簡陋。

  據城鎮中學工作人員介紹,由於該校處於城鄉接合部,現在有600多名學生需要住校,而只能擁擠在兩層小樓內,該樓的另一部分用於教師辦公。記者在一樓的學生宿舍看到,大約50平米的房間擁擠排列著30張雙層床舖,住著50余名學生。

  整個學生宿舍內臟亂不堪,臭味撲鼻。床舖上挂著破舊的書包與生活用品。“學校建於1998年,至今佔地仍為租用地。學校目前已向上級申請改建,需要再建一個食堂、宿舍。”城鎮中學負責人對該校的未來滿懷期待。

  建樓耗資抵縣財政收入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緣何要如此“大興土木”?臺前縣委宣傳部書面回應稱:“因臺前縣老城區全部規劃為商住區,所以行政事業單位逐步向新城區搬遷。2003年,臺前縣開始建設縣委縣政府綜合樓。”2006年綜合樓建成後,原分散三處的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合併在一棟樓辦公,“之後,臺前縣選擇主要窗口單位集中建設”。

  各單位大樓的資金何來?僅以已經竣工、高8層的公安局大樓為例,整體共耗資2000余萬元。該局基建科負責人聶保新説:“中央財政撥款1000萬左右,局裏自籌1000萬元。”

  據此估算,臺前縣近兩年新建的辦公大樓耗資過億元。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臺前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剛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1億元。

  臺前縣宣傳部還回應稱:“臺前縣已建業務用房項目全部為新一屆中央政府産生前的建設項目,現在已停止申報和新建一切黨政機關樓堂館所。”之前的建設項目有無審批手續,相關部門卻未能向記者出示。

  “按照國家發改委《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騰退超標業務用房,目前共清退44間辦公用房。”記者在該縣政府辦公大樓與住建局大樓內注意到,多處房間門上被該縣機關事務管理局貼上了封條。不過,多位機關人士直言,“這都是應景之策”。(鐘欣)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