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媒體稱越落後地區官本位愈濃 折射公平缺位

2013年04月12日 15:2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到蘇南一座城市講課,與當地官員交流,雖然這些官員在當地應該都算是“不小的官”,可從他們身上看不出什麼“官樣兒”,沒有官腔官威,沒有前呼後擁。他們自己也説,整天各種忙各種累,自己也沒啥“當官的感覺”。一個朋友談到,好像越是欠發達的地區,官本位意識似乎越濃,當官也越有感覺。屁大的官都威風得不得了,細微的眼色臉色都有人揣磨迎合。一個從蘇北調到蘇南任職的官員開玩笑説:現在一點感覺都沒有了,以前抖一下就有人接大衣,現在抖多少下都沒用。

  細想一下,越是不發達,官本位意識越濃,這還真是個問題。隨手一則新聞就是佐證。

  有報道説,地處蘇北的一位網友發帖稱,某市管委會花鉅資購買了一艘豪華遊艇專供官員遊玩。網帖透露,“購買該遊艇花費1200萬;遊艇內部裝修花費100多萬”。八項規定之下,又是“豪華遊艇”,又是“專供官員”,又是在欠發達的地區,自然引發輿論風暴。雖然官方否認了,其真實性有待調查,但人們之所以本能地相信,是因為這類來自欠發達地區的負面新聞實在太多了。

  盤點一下我們的新聞記憶,會發現很多關於地方政府購買豪華超標轎車、地方官員修建豪華辦公樓、地方耗鉅資建官員別墅之類的負面新聞,多發生在欠發達地區;經常曝出雷人雷語、粗暴對待輿論監督的地方,經濟發展也不是太好。很多敗家子的行為,前面都有“貧困縣”的標簽。這些新聞印象,強化著公眾“地方越落後負面新聞就越多”的刻板印象,所以一看到“豪華遊艇專供官員”這種符合其新聞想像的資訊就先入為主地信了。

  這些新聞鏡像中,也能看到“越是落後,官本位意識就越濃”的影子。因為無論是豪車,還是豪華辦公樓,還是別墅和雷人雷語,官腔官威都是官本位意識的體現。巧的是,11日有媒體報道了“很多地方存在再窮不能窮幹部現象”,曝光黑龍江省巴彥縣人民法院院長劉玉海購置並駕駛一輛價值75萬元的豪車,而巴彥縣是哈爾濱市下轄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 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表示,自己曾實地前往多個貧困地區調研,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再窮不能窮幹部”的現象,特別是在一些相對偏遠、欠發達地區。

  為什麼越是落後的地方,官本位越濃呢?背後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

  首先是這些落後的地區往往地處偏遠,缺乏足夠多的外界監督。監督的力量少了,公權力肆無忌憚,自上而下逞官威擺官譜兒就順理成章了。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一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媒體業的發展往往都比較發達,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等,都市報和黨報都比較發達,輿論監督的能量較強,媒體有時雖不敢打老虎,但蒼蠅還是敢打的,媒體越有力,官權就越馴服了。另一方面,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民眾的權利意識就越強,公民意識強烈的他們習慣通過各種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見多了世面,不怕官,不把官當回事。而且,發達地區人大政協等各種力量也敢於監督。

  官威官譜是需要順民臣民的滋養的,民眾都成了站著的公民,官本位那套就不吃香了,你肩膀抖中風了都沒人幫你接大衣,包自己拎,傘自己打,車門兒自己開。你是民眾養著的公僕,官怕民才是,哪有民怕官的。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越落後的地方越容易形成封閉的圈子,而封閉的社會圈又是滋養官本位最好的土壤。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很多年輕人抱怨北京、上海、廣州競爭壓力太大,生活成本過高,曾有過逃離北上廣的潮流,回到房價低又熟悉的小縣城去生活,可沒幾年又逃回北上廣了。為什麼會逃回呢?關鍵就是小縣城是熟人社會,官本位意識太濃,家庭沒有背景的話很難融入其中,許多好崗位被大官小官權貴家族佔了。

  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法兒公平競爭,其後隱藏著無數腐敗。而發達地區大城市則相對比較公平,外來人居多,大家都沒有背景,生活成本雖高,但環境相對更公平,有能力的話還是能脫穎而出的。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因為地方落後,經濟落後,觀念也落後,官員缺乏現代政府的服務意識,愛逞官威。還有,地方窮,收入相對發達地區要低不少,從官本位的利益中找到一種補償機制。(曹林)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