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規範網路反腐 堅守法律底線

2013年04月20日 11:07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4月19日,人民網、新華網等12家國內主要網站均在首頁開設了"網路監督"專區,連結中紀委監察部舉報網站、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中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員違紀違法舉報中心、國土資源部違法舉報信箱、中央組織部"12380"等官方舉報網站。

  此舉是我國暢通網路舉報渠道、規範網路反腐的重要措施,體現了我國反腐工作力度在不斷加大,反腐工作法治化、制度化水準在不斷提升。

  以周久耕案為標誌,中國進入了網路反腐的E時代。網路反腐打破了傳統體制內反腐格局,為中國反腐倡廉開闢了第二戰場。黨的十八大後,與中央強勢反腐態度相呼應,網路反腐掀起了新的高潮,並且顯示出其強大民意力量。從重慶官場地震到“房氏家族”擴容;從手錶化身"手雷"到情人變成仇人,小小滑鼠展示了反腐大大威力。

  但是,在網路反腐一路捷報頻傳、高歌猛進的同時,也有很多人看到了其背後的種種問題和隱憂。在網路反腐過程中,一方面由於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約束,虛假舉報、不實舉報頻現,"反腐"誤傷他人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躺著中槍的人越來越多,一些人的合法權利受到了威脅;另一方面由於公眾的"獵奇心理"、"猛料思維",導致網路反腐越來越趨向娛樂化、低俗化,一些假反腐之名的艷照和視頻在網上大肆傳播,不僅污染了網路環境,同時也挑戰著法律底線。缺乏規範的民間自發性反腐正遊走在法律邊緣,隨時可能觸碰法律紅線,以曝光艷情、揭人隱私為主要形式的網路反腐越強勁,其正當性、合法性危機就會越凸顯。

  不解決合法性、正當性問題,網路反腐這一反腐利器就註定只能是一把雙刃劍,其破壞性可能遠大於其建設性。有人認為,誤傷也好,低俗也罷,只不過是反腐要付出的必要代價。其實不然,正義只能以正義的方式來實現,對反腐來講,結果的正義,不代表過程的正義,以非正義的方式實現所謂的正義,破壞的是社會道德,動搖的是社會根基。試想,當公眾把反腐等同於一場情色大戲來看的時候,那反腐必然會悖離其初衷而走向反面。因此,網路反腐必須是理性的,必須堅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線。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