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李克強:三公經費公開形式要通俗 要讓老百姓看得懂

2013年03月27日 08:06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

  幾天以前,國務院剛剛在中南海的小禮堂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全面部署了新一屆政府的工作。今天,同樣在這裡,召開了國務院的全國性工作會議——第一次廉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以及國務院的其他領導等出席了這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中央書記處書記趙洪祝應邀出席會議。

  會上,監察部部長黃樹賢、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福建省省長蘇樹林、江西省省長鹿心社分別作了發言。在聽完大家發言後,李克強做了重要講話。

  對這次會議的主題,李克強開宗明義:“要表明新一屆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反腐倡廉工作部署的力度。一句話,要著力建設一個廉潔的政府”。“古語説:‘公生明,廉生威’。廉潔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一個依法行政、廉潔高效的政府是人民所期盼的,只有做到這些,人民才會擁護。”

  他首先點明瞭廉政建設對於新一屆政府工作的重要意義:“新一屆政府工作千頭萬緒,有三項重點任務: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實現這三項內容必須建設創新、廉潔、法治政府。其中建設廉潔政府尤為關鍵,因為腐敗踐踏法治、扭曲規則、破壞公平,敗壞風氣,人民群眾深惡痛絕。”

  李克強還鄭重地提醒與會人員:“如果我們不能有效遏制和解決腐敗問題,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政府就會失去公信力,人民就不會相信我們能把其他事情辦好,我們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有可能付諸東流。”

  李克強指出:“當前很多領域腐敗現象仍然嚴重,人民群眾意見很大。各部門、各級政府要全面貫徹中央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有貪必肅、有腐必反。”

  李克強一直非常強調製度和改革的作用,在反腐問題上也不例外,他説:“一方面要對腐敗分子絕不姑息,絕不手軟,另一方面又要通過深化改革,不斷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人,給權力涂上防腐劑、帶上緊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貪、不敢貪的反腐機制。”

  在接下來的講話中,李克強從六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建設廉潔政府。

  一是簡政放權。李克強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曾將轉變政府職能作為了新一屆政府的開門要辦的第一件大事,這一次他更是把它稱作了“反腐倡廉的釜底抽薪之策”。

  “權力是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為人民辦事,用不好也會誤民誤事,甚至滋生腐敗。”他説,“政府不該管的事情管多了,就沒有精力去管住管好自己該管的事。結果很可能事是幹了市場的事但弱化了政府的責,甚至是失了政府的責。”

  李克強重申了“改革”的艱巨性:“改革走到今天進入了深水區,必然要觸動固有利益格局。”他要求:“我們要先從自己做起,各地方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按照統一部署,先自清門戶,掃門前雪,逐步形成聯動,給市場、社會更大空間,激發創造活力。”

  二是管住權力。在李克強看來,防治腐敗不僅需要放權,也需要管好權力,因為“濫用權力是腐敗的重要方面”,而管好權力同樣和改革息息相關。

  關於改革與“防腐”的關係,李克強做了這樣的闡述:“經驗證明,腐敗與政府直接參與微觀經濟活動有密切關係。在那些政府控制重要資源並廣泛介入的領域往往會産生更多的腐敗,所以在不斷完善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防治腐敗的利器之一是深化改革。特別是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的市場化。同時以完善的市場規則和嚴格的法律制度來約束和規範權力運作和政治行為。”

  三是管住錢財。“財政資金、公共資産都是納稅人的錢,管好用好也是預防腐敗的重要方面。”李克強説。

  至於如何管好用好財政資金,李克強強調了制度的作用:“首先要改革預算,建立公開、透明、規範、完整的預算體制,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形成強有力的約束機制。二是要深化稅制改革,正稅清費。三是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的職權,使地方政府的財權職權相匹配。四是繼續推進國庫制度集中收付和公務卡制度改革。”

  四是政務公開。“讓權力的運作公開透明,是廉潔政府建設的重要保證。”李克強説。

  對於政務公開的意義,李克強的理解很具體也很透徹:“有些地方政府,資訊不及時公開,社會上議論紛紛,甚至無端猜測,容易引起群眾恐慌,産生負面影響,給政府工作造成被動。與其如此,還不如我們主動及時的公開,向群眾‘説真話,交實底’,有些事情也可以通過公開讓群眾參與,與群眾商量,共謀解決的辦法。這樣反而會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援,也會逐步提高我們幹部的辦事能力。”

  而説到如何公開,李克強認為:“基本要求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除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所有政府資訊都要公開,不宜公開,或暫時不宜公開的,要有一套細的政策和管理辦法。”而對於已經公開的內容,比如“三公經費”的問題,“公開的形式要通俗,要讓老百姓看得懂,知道政府的錢是怎麼花的?花了多少錢?辦了什麼事。”

  李克強再次強調了他“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的態度:“陽光的地方多了,陰暗的地方就少了。腐敗也就少了藏身之地。”

  五是儉樸從政。“政府的權威絕不是靠辦公樓的高低來取得的,是靠為群眾真心實意辦事取得的。”李克強説。

  在分析了當前的經濟形勢後,李克強説:“未來幾年像過去那樣高速增長很難,結構性減稅的效果正在顯現,但是民生性支出是剛性的,不能減。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學會過緊日子,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就這麼多錢,要把有限的資金花在民生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難不能難在百姓身上,只能難在政府身上。”

  李克強語重心長地對與會人員説:“越節儉,越能贏得人民的信任。”

  他認為,“勤政和廉政是政府的兩個輪子,貪圖享受必然庸政、怠政。轉變政風要從一件一件具體的事情上做起。要針對每一件事情立規矩並嚴格執行。”

  六是依法促廉。“讓權力在法治下運作,是廉潔政府建設的根本保證。”李克強説。

  李克強表示:“法必須大於權,決不允許權大於法。”對於法律在具體工作中的重要意義,李克強用了“影子”作比喻:“辦任何事情都不能超出法律的範圍,法律的約束應要像影子一樣,時時跟隨。”

  在加強立法、監督,“建立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制約和相協調的機制”的同時,李克強要求與會人員:“抓好教育帶好隊伍,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反腐倡廉建設切實負起責任。”

  李克強最後強調:“國務院要做各級政府、各部門的表率,各部門要做本系統的表率,領導幹部要做幹部群眾的表率,從自己做起,歡迎大家監督。”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