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文化部部長蔡武:政府不能拿公款請明星演出

2013年03月10日 11:29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嚴格控制各地以招商為目的不計投入、不講效益的大型節慶演藝活動,嚴格控制在貧困地區舉辦此類大型演藝活動,嚴格控制國有藝術院團參與此類演出。”

  提問人

  田青委員

  中央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熊召政代表

  湖北省文聯主席

  沈鐵梅代表

  重慶市川劇院院長

  田青:中央提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但一段時間以來,文藝演出追求大場面、大製作,有時一台慶典晚會要花掉數千萬甚至上億元資金,如何才能遏制文藝奢華浪費的現象?

  蔡武:早在2008年1月,文化部與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頒布了《關於建構合理演出市場供應體系、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的若干意見》,嚴禁政府有關部門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利用公款邀請演藝明星舉辦節慶活動,減少節慶大型演出活動的數量和規模。

  同時,文化部在各項全國性重大文藝演出和政府評獎中,也嚴格把關,堅決反對形式與內容脫節、盲目追求大製作、違背藝術規律的作品。

  今後,文化部將進一步加強對政府投資辦大型演藝活動的調控。嚴格控制各地以招商為目的不計投入、不講效益的大型節慶演藝活動,嚴格控制在貧困地區舉辦此類大型演藝活動,嚴格控制國有藝術院團參與此類演出。提倡各地在舉辦必要的大型演藝活動時,盡可能與當地藝術生産和可持續演出相結合。

  熊召政:目前各地興起了建設文化産業園區的熱潮,但存在同質化低水準重復建設的問題,有的地區打著發展文化産業的旗號搞起了房地産開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蔡武:據我了解,你所説的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

  目前,文化部共命名了8家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和7家國家級文化産業試驗園區,聚集各類文化企業8000余家,收入規模超過1200億元,保持著健康快速發展態勢。

  文化部下一步將繼續做好國家級文化産業園區命名管理,嚴格命名條件和程式,防止盲目投資、重復建設、過多過濫,堅決防止以文化産業園區名義開展與文化産業無關的經營活動。

  同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發現私自改變土地用途、違法開工建設等情形的,及時抄報國土資源部、住建部嚴厲查處。現在我們每兩年做一次園區考核,對不合格的國家級文化産業園區要撤銷命名。

  沈鐵梅:文化體制改革各項主要任務基本完成,特別是國有文藝院團基本完成轉企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接下來會向哪個方向走?

  蔡武:總體上看,大部分國有文藝院團在完成轉企改制後,煥發出巨大的生機和活力,藝術創作能力和開拓市場能力大大提高,在演出收入、演出場次、演員收入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增長,新的體制優勢正在逐步顯現。

  但也要看到,由於長期投入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經費自給率低等原因,加上演藝院團自身的結構特點,改制後的院團在很長一個時期內還離不開各類政策,包括投融資、稅收、土地、社保政策等的扶持和優惠。我們將引導院團進一步增強自主經營能力,早日成為合格的演藝市場主體。

  改革不能停頓,發展沒有窮期。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推動國有文藝院團在深化改革中優化發展,主要舉措是:加快推進國有文藝院團建立健全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優化資源重組等深化改革措施的具體落實,不斷增強轉制院團發展內生動力。(問題蒐集:本報記者朱思雄、付文、劉志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