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蔡武:文化“市場化”“産業化”命題不科學

2011年06月03日 22:06:0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針對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文章或演講中有人提到所謂“文化的市場化、産業化”問題,文化部部長蔡武在出席在天津舉行的第四批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命名授牌大會時表示,“要不斷重申我們從來沒有提出要把文化‘市場化’‘産業化’這樣的命題。這個命題本身是片面的、不科學的,甚至是錯誤的。”他強調,要正確區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産業的不同性質和任務。

  蔡武指出,凡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都必須是政府主導,依靠財政投入,以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幹,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的文化需求,這是政府的責任,不存在“市場化”的問題。

  只有在經營性文化産業領域,才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而在談經營性文化産業的時候,也不能忘了把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一項基本前提。同時,要注意振興文化産業不是政府直接辦企業、辦産業,政府的職能是為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搭建好服務平臺,做好政策引導,搞好市場監管,政府不越俎代庖。

  蔡武表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建設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遵循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雙輪驅動、兩翼齊飛的思路。

  文化事業發展必須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幹,以基層為重點,鼓勵全社會積極參與,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方針,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體現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

  而文化産業發展則必須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堅持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致力於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規範的文化市場,提高文化産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以提供高品質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産品和服務,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費需求。

  蔡武強調説,文化産業的發展一定要走科學發展之路,做到又好又快,“十二五”時期文化産業發展要更加注重內涵、品質、效益,堅決克服一哄而上、盲目發展的傾向。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責任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