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18屆二中全會今起召開 定國家領導人建議人選

2013年02月26日 08: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二中全會下週二召開 換屆人事和機構大盤呼之欲出截圖

  二中全會下週二召開 換屆人事和機構大盤呼之欲出

  時長:3'12''

  播放:183

  來源:深圳電視臺

  二中全會下週二召開 換屆人事和機構大盤呼之欲出收起

  今日起至2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將在北京召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建議人選將成為會議的主要議題。

  根據議程,本次會議將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案)》稿。此外,會議還將討論向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建議人選和向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推薦的全國政協領導人員建議人選。

  由於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在本次會議上,國務院機構改革的相關議題備受關注。自中共十七大以來,尤其是十七屆二中全會出臺《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後,中國以大部門制改革為主的政府機構調整,一直是中外媒體的焦點話題。

  200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佈後,國務院新組建交通運輸部等5個部委,改革後的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為27個,這次調整也被媒體稱為“第一輪大部制改革”。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再次提及“大部制”,十八大報告要求“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有分析稱,十八屆二中全會將國務院機構改革議題列入日程,這是落實十八大提出的關於行政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這也意味著不久後召開的“兩會”將推進新一輪的國務院機構調整。

  對於新一輪的機構調整,2月2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指出,“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先行,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分析,此輪機構調整應著眼于轉變政府職能、理順內部關係,而不是過多看重外部的部門合併。

  “大部制改革,不是部門越大越好,而是要達到簡政放權的目的,減少政府對市場對社會的干預,削減政府的權力,剝奪政府的部門利益,這才是最核心的,如果沒有這些內涵的改革,簡單的部門合併其意義並不大。”

  汪玉凱表示,大部制改革絕不簡單僅僅是行政改革,改革的前期是政治改革,後期就是經濟改革,大部制是兩者的結合點,因此,並不只能從行政的視角對改革進行設計,要從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多元角度進行探索設計。

  有分析稱,推進政府改革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很難寄希望於“畢其功於一役”。在明確改革目標後,重在創造條件,積極穩妥地推進,成熟一項推進一項,由此真正釋放出強勁的改革紅利。(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