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貴州甕安事件94名青少年消除違法記錄回歸社會

2013年02月03日 09:39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貴州甕安事件94人名違法青少年“無痕”回歸社會

  “這次來貴陽,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感恩,因為社會的寬容,才有了我的今天,我會努力學習,以後爭取做一名人民警察,儘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他人。”重慶能源學院大三學生的王龍(化名)在2日的交流會上如是説,而他的話也代表了甕安事件中曾“迷失”的近百名青少年的心聲。

  據統計,截至目前,“甕安事件”中104名違法青少年已有47名考取大中專學校、在中學讀書的有7名、自主創業的有4名、自謀職業42名,其中94名已消除違法及輕罪記錄,實現“無痕”回歸社會。

  數年前,貴州省甕安縣發生的群體事件中,有104名青少年參與其中,其中在校學生有96人。如何保護這群未成年人,成為政府的一個難題。針對大量未成年人參與其中的情況,貴州省創造性地對事件中違法青少年進行幫教,並試行未成年人違法及輕罪記錄消除制度。

  中共貴州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崔亞東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除制度作為一項探索性實踐,從挽救“甕安事件”違法青少年實踐中顯示了較好的社會效果。隨著刑法逐漸趨向寬容和輕緩化,輕罪記錄消除制度正顯示出其獨特價值。同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推行這項制度,對促進未成人的司法保護意義深遠。

  為此,貴州省甕安縣專門成立青少年幫教工作領導小組,對104名違法青少年進行“1+1+1”幫教,即每名幫教對象,無論是回到學校還是社會,都必須有一名學校負責人和一名老師,或一名政府官員和一個基層組織進行對口教育。在幫教過程中,各幫教學校設立了法制教育辦公室和心理諮詢場所,還舉辦了家長座談會、培訓會、法制教育會,教會家長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最終使87名學生順利回歸校園。

  “很感謝大家還關心著我們,沒有忘記我們,是社會給予了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我會好好珍惜,好好做人,將來回報社會。”年僅22歲的自主創業者李雲(化名)告訴記者。

  談及這批青少年的“無痕”回歸,崔亞東連用高興來形容此時的心情,崔亞東説:“很高興每一次與你們見面時,你們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會一直關心你們的成長,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爭做一名有用的人才。”(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