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合肥“碩士城管”:呆在編制裏不意味著要死在編制裏

2013年01月16日 10:34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哈爾濱市環衛系統公開招聘憑藉事業編制的待遇,吸引了大量高學歷人才——報考457個工勤技能崗位的考生中,竟有2954人有本科學歷,9人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有落敗的研究生稱:“就算死,也要死在編制裏。”

  就在這則消息不斷在社會上發酵之時,合肥市的3名女碩士城管已經在該市一條街道上巡查違停車輛,引導流動攤販和排查店外店現象近4個月時間了。

  她們並不是合肥市最早的“碩士城管”。早在2009年7月,合肥市城管系統即從高校畢業生中招聘了10多名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學生進入城管部門工作。當年,他們引起的社會轟動效應不亞於如今哈爾濱市的碩士環衛工。

  記者今天與其中的幾位碩士城管進行了座談,他們共同感受是,單純放大學歷與工作的對比沒有太大意義,每份選擇的背後都有複雜因素的合力在起作用。“市場化就業環境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每項選擇自有其背後複雜的因素,不應放大對比效應,其實我們覺得沒有什麼不正常,哈佛的畢業生也有地鐵司機,何況呆在編制裏不意味著要死在編制裏。”其中一位碩士城管王雯告訴記者。

  “能否入編很重要,但絕不意味著全部”

  一套深色的城管制服穿在身上,讓王羽顯得很“職業”。

  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時,王羽選擇的是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明清文學與文論方向。儘管現在每天晚上,王羽都有閱讀文學作品的習慣,不過這已經成為她的業餘愛好。

  畢業那一年,王羽找了很多工作,大多衝著“有編制”的工作去應聘。在一次報考某個區中學老師的考試中,王羽曾取得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按照這個成績,王羽將被分配到一個離城區較遠的初級中學任教。

  若不是王羽同時報考的合肥市包河區城管局也同意錄用她,王羽很有可能就去了那所“有著正式編制身份”的學校當老師。

  “是否有編制的確是我在找工作時考慮得很多的一個因素。畢竟按照家庭傳統的觀念,有編制的工作穩定,國家財政也有支援。”王羽向記者坦承,她報考合肥市包河區城管局的時候,的確考慮過這份工作有著能夠“入編”的好處。“當然,我覺得我的專業知識也是有用武之地的,若不是考慮這些,我也不會選擇報考城管部門的,城管部門也不會要我。能否入編很重要,但絕不意味著全部。”王羽説。

  王羽現在每天的工作是,每天早晨8點左右準時到達她所巡查的路段,然後和另外兩名同事一起組成一個巡查小隊進行巡查。

  “我剛開始執勤的時候,遇到一些在街頭亂擺地攤賣菜的商販就上前去勸解。可能是我説話比較柔和的緣故吧,一些商販對我不理不睬。於是我就天天勸説,不斷地勸説,説多了,一些人還真被我説走了。”王羽説執勤時她有過委屈,也有過感動,多少與她應聘時的心理期望有些差距。

  王羽本來報考的崗位是文秘。按照合肥城管局的要求,新進人員必須首先從基層鍛鍊開始。“如果有可能,我還是想在基層鍛鍊之後回到當初應聘的文秘崗位上,或許在那個崗位上,我能更加得心應手一些。”王羽説:“我具體不知道那些研究生環衛工的情況,我想他們也應該是按照慣例走訪基層鍛鍊吧。”

  每一個選擇的背後都有很多複雜的因素

  “我覺得目前網路對哈爾濱碩士環衛工的反應有點過度。”一見面,王雯即向記者拋出自己的觀點。

  王雯和王羽是每天一道巡路的同事,都是碩士研究生畢業。王雯讀的是民商法學,和王羽有點不一樣的是,王雯雖然報考了城管的工作,可她並不是因為看中了這份工作的“編制”。

  “一開始,我找了好幾份工作,不過都是在外省。”考慮到男朋友已經在合肥找到了一份工作,王雯還是決定與他在同一個城市上班。

  王雯的期望是,先找到一份有穩定收入,能自己養活自己的工作,至於將來,則是邊走邊看。“我喜歡有挑戰的,對個人來説有發展前途的工作。”王雯覺得,一個具體的工作就像一道數學題,每做好一道題目都有一種成就感。

  在報考城管工作之前,王雯看中了一家投資公司。在公司工作了一個多月後,她發現這個公司運作很不規範,待在那裏很有可能沒什麼前途。事後證明,王雯的選擇是正確的。通過與前同事聊天,王雯了解到,這個公司現在每年的營業額還不到她另外一個同學一個人的業績。

  “我能到城管部門工作,其實充滿著很多偶然性。”王雯告訴記者,她的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多個複雜的因素,選擇城管也只是選擇一種工作而已,“又不是上個世紀了,誰説不能以後再自有選擇呢?”

  “誇大學歷與工作性質的差距意義不大”

  入職較早的研究生衛俊最近剛被提拔為該局環衛服務中心副主任。其實,在合肥市包河區城管局,不僅是他,和他一起來的碩士城管絕大多數都已經得到提拔或者重用。

  2009年,衛俊帶著上海師範大學水生生物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來到包河區城管局報道。和其他大多文科畢業的“碩士城管”相比,他可以稱得上是“另類中的另類”。

  “剛畢業的時候,同學聚會聊天,我根本插不上嘴。”衛俊的同學畢業後大多進入學校或者科研部門,唯獨衛俊從事著一份與他所學專業“八竿子打不到邊”的工作。後來,衛俊不僅堅持下來,而且工作成績越來越出色。

  對於當年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衛俊説自己已忘記得差不多了,不過他並不覺得後悔。“當年讀碩士的時候,導師曾經告訴我們,讀這個專業不讀到博士沒多少實際用途,碩士畢業只能讓自己多了解一些工作方法,積累一種素質而已。現在想來,他説的話很有道理。”

  衛俊還告訴記者,現在不僅教育環境在改變,全社會各行各業情況也都在改變,單純誇大學歷與工作性質的差距已經沒有意義。“別以為城管就是只會對小販收攤的人。政府賦予城管不少於30項社會管理職能,每一項職能都有很多學問,碩士生當城管一點‘不屈才’。”衛俊説:“做什麼都做一個有品質的人,這也許是大學或研究生應該帶給我們與未受過高等教育人的區別,而不是單純劃分出職業的尊卑。”(應受訪對象要求,本文受訪對象均使用化名)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