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本市冬季供熱方式中,燃煤供熱已不足5成,天然氣、電能等清潔能源供熱面積大幅增加。本市今年供熱用天然氣用量同比將增加8億立方米左右。
李楠表示,隨著首都大氣治理工作的不斷推進,為降低PM2.5等污染物排放,本市採取了燃煤減排的重要措施。到“十二五”末,本市城區燃煤鍋爐將全部“下崗”,冬季供熱實現“無煤化”。郊區的燃煤鍋爐房也將進行整合和環保改造。
階梯熱價正在研究
對市民關心的供暖收費改革,市市政市容委供熱辦調研員赫迎秋透露,本市正在開展熱計量收費改革,實施基本熱價加計量熱價的兩部制熱價。完成熱計量改造加裝熱計量表的用戶,須按規定繳納相當于原熱價一半左右的基本熱價,再按熱計量表繳納計量熱價。目前,本市所有公建和自2011年起新竣工的新建住宅全部施行熱計量收費,既有建築在經過熱計量改造後實施計量收費。
為鼓勵居民參加熱計量改造,現階段計量熱價“就低不就高”。如熱計量總熱費超過原按面積計價的熱費則按原標準繳納,如果低于原熱費則按熱計量收費。赫迎秋表示,熱計量收費大規模推廣後,這項優惠將停止。
赫迎秋建議已經進行熱計量改造的用戶,在冬季極冷天氣下,不要大幅提高室內溫度。因為如相連的住戶不同步調高溫度,熱傳導效應作用下增加的熱量將向四周鄰戶擴散,只能增加流量和費用,室溫變化不大。
李楠告訴記者,本市正在研究實施階梯熱價的可能。階梯熱價將按面積劃定基本供熱保障,別墅或超大面積的房屋超出基本供熱面積的部分將實施高熱價。他表示,實施階梯熱價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和資源節約。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