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汪舟:連接歷史記憶 增進國族認同

2014年05月12日 11: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可以説,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臺灣人民沒有缺席;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是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重要一環。臺灣人民具有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代表人士時,深刻闡述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習總書記指出:“在臺灣被侵佔的苦難歲月裏,無數臺灣同胞用鮮血和生命來證明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離的成員。近60多年來,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我們同屬一個國家、同屬一個民族從來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因為我們的血脈裏流動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我們的精神上堅守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魂。”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歷史文化淵源,這是兩岸同胞國族認同的重要基礎。

  2013年9月,“清代臺灣進士碑帖展”在臺南孔廟舉行及“清代科舉制度在臺灣”學術研討會在臺南成功大學舉辦,引起很大轟動。汪毅夫、汪一凡和我三個堂兄弟,作為臺灣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的曾孫,聯袂赴臺參加了相關活動。我們在臺南市探訪了祖先故居地。我近距離感受到臺灣南部民眾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臺南市很好地保存了許多中華文化古跡。當地民眾的生活習俗、方言,與福建閩南沒有兩樣。在“清代臺灣進士碑帖展”現場,來自臺南、彰化、新竹各地的民眾,很有興趣地觀看展覽,特別對自己的鄉賢高中進士而感到自豪,這是一份發自內心的歷史榮譽感。

  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惠及兩岸同胞。這一良好的局面得來不易,兩岸同胞應該倍加珍惜。在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密切兩岸經貿關係的同時,更應該深化兩岸的文化交流,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從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來增進臺灣同胞的國族認同。尤其是臺灣的年輕一代,更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條件讓臺灣青年學生來大陸交流,到中國人民抗日紀念館、臺灣會館、國子監參觀,到山東臺兒莊、湖南芷江、雲南騰衝、福建閩西等各地抗日鬥爭遺址參觀,感受和體認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激發使命感,傳承臺灣人民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當前,日本右翼勢力極力否認侵略歷史,為軍國主義招魂,在釣魚島問題上製造事端,肆意挑釁,兩岸同胞應該以史為鑒,保持高度警惕,共同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台灣網 高斯斯)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