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汪舟:連接歷史記憶 增進國族認同

2014年05月12日 11: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12日北京消息 2014“交流與共用”研討會5月8日—10日在北京舉辦。臺盟北京市委副主委汪舟9日在研討會期間發表專題演講《連接歷史記憶 增進國族認同》,期盼兩岸同胞增進感情、增進互信,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演講內容如下: 

  我籍貫是臺灣臺南市,一座蘊藏曆史記憶和充滿人文魅力的古城。我和生活在大陸的臺胞一樣,熱愛著故鄉臺灣,熱愛著那片土地和那裏的父老鄉親。我們祝願臺灣社會安寧、經濟發展、人民幸福,期盼兩岸同胞增進感情、增進互信,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兩岸同胞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力量。這個力量的源泉就是“兩岸一家親”。不可否認,臺灣在長達20年的“李扁時代”推行“去中國化”政策,造成社會大眾對國族認同的混亂和迷失,相當一部分民眾以及相當一部分新世代青年學生 ,對自己的歸屬和未來感到茫然。因此,特別需要連接和強化兩岸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增進臺灣民眾尤其是青年學生的國族認同。

  自16世紀末至19世紀末,大陸同胞一批又一批從閩粵渡臺,形成了臺灣移民社會。在長達300年的移民過程中,先民們離鄉背井渡海入臺,在臺島開發、建設家園,這种經歷表現在精神層面就具有強烈的祖根意識。臺灣有一部影片《唐山過臺灣》,描述了先民們跨越海峽入臺墾荒的故事。臺灣有一首民謠《思想起》,傾述了跨越黑水溝到臺灣討生活的先民們對祖地故鄉的無限思念。兩岸文化交流中的根親文化現象,就是“兩岸一家親”的生動體現。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週年。(1895年)4月17日是《馬關條約》簽訂日。120年前,1895年4月,我曾祖父汪春源以舉人身份,從臺灣來到北京參加朝廷會試。當時,清朝正與日本議和,即將簽訂《馬關條約》,被迫割讓臺灣。這個消息傳來,舉國震驚,群情激憤。我曾祖父立即會同另外二名臺灣舉人羅秀蕙、黃宗鼎及二名在京任職的臺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聯名上書都察院,慷慨陳情,力主抗日保臺,表達了廣大臺灣同胞“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愛國愛鄉赤誠,史稱臺灣“五人上書”。這份奏折很快就呈交到光緒皇帝御前,後來保存在故宮皇家檔案裏。

  臺灣“五人上書”揭開了著名的“公車上書”的序幕,我曾祖父汪春源也被譽為“公車上書第一人”。維新派領袖康有為看到臺灣舉人“垂涕而請命”的義舉,認為“士氣可用”,於是號召同在北京參加會試的1300多名十八省舉人,發起了“公車上書”。“公車上書”雖然最終因《馬關條約》簽訂而未能上奏朝廷,但卻産生了深刻的歷史影響,直接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各地舉人將維新變法思想傳播全國,標誌著近代中國救亡圖強的民族意識的覺醒。

  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備受外國列強欺淩。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推行“開疆拓土”政策,積極對外侵略擴張,中國臺灣更成為日本覬覦奪取的目標。1874年,日本悍然出兵侵臺,首開近代以來日本侵臺先河,清朝以簽訂妥協性的《北京專條》換取日軍撤離臺灣。此後,日本加緊備戰。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中國戰敗。1895年,清朝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當年,日本武裝侵佔臺灣,並對臺灣實行了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

  在祖國苦難深重的時刻,臺灣及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最先扛起了祖國的苦難。臺灣被割讓的1895年,全臺軍民“激于義憤,萬眾一心”,奮起抵抗,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等組織義軍與侵臺日軍展開戰鬥,許南英等士紳也組織家丁鄉勇阻擊日軍。在臺灣海峽這邊,舉國上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和約反割臺浪潮。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兩岸同胞相互支援,命運與共,共同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愛國救亡運動的光輝篇章。

  臺灣人民在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下,英勇抗爭,不屈不撓,頑強堅守中華民族屬性,頑強保持中華文化情感。在日本侵臺早期,簡大師、林少苗、柯鐵、黃國鎮、羅福星、余清芳等領導的抗日武裝鬥爭此起彼伏,先後爆發了北埔事件、林圯埔事件、苗栗事件、六甲事件、西來庵事件等,1930年更爆發了泰雅族同胞襲擊日軍的“霧社起義”。日本侵臺中後期,臺灣人民武裝鬥爭被殘酷鎮壓而沉寂下去,由蔣渭水等人領導的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則結合文化運動、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對日本殖民統治開展政治和文化鬥爭。臺灣著名作家賴和,一生堅持穿漢服寫漢字,堅守民族氣節。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李友邦將軍組建“臺灣義勇隊”在福建、浙江一帶開展對日鬥爭。在半個世紀的抗日鬥爭中,臺灣人民付出了65萬人的犧牲,為抗日戰爭勝利和臺灣光復做出貢獻。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