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軍方婁子不斷 馬當局忙著補鍋

2013年08月08日 08:2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版合成圖片

  臺灣軍方自7月初陸軍下士洪仲丘虐死案發生後就是非不斷。當局“國防部”和陸軍在處理案子時並不同調,危機應對和軍檢調查的過程中更是荒腔走板引發民怨,導致“防長”高華柱請辭下臺;不料,“文人部長”楊念祖的位子坐了不到一週,也因涉嫌挂名論文抄襲而“陣亡”。

  有島內評論説,民意壓力和軍中內鬥之火,已讓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焦頭爛額。

  “陰謀論”不絕於耳  

  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楊念祖上任才6天,就因為媒體欲爆料他抄襲而率先辭職。有人透露,楊念祖去職是“軍方內鬥”的結果,背後“有高人介入”。鳳凰網友“臺灣阿Q”更是直接以“文人‘國防部長’6日下臺,軍方已反撲”作為博文標題。臺防務部門7日舉行記者會,強調相關報道是“無中生有,危言聳聽”,對此“深表遺憾與抗議”。

  但澄清並沒有抵消“陰謀論”的疑慮。

  臺灣軍方內部有人分析,洪仲丘案發生時,高華柱人在海外,楊代理負責人一職,但走人的卻是高華柱,楊反是最大獲利者;楊上任後,軍審移交一般司法審判問題上,他又選擇站在民意這邊,沒有守住軍方底線,讓軍中內部決心祭出重手。楊是局中人,明白幕後有高人指點“倒楊”,自知小辮子落入人手,難以善了,只能請辭。

  還有説法指出,其實楊念祖的下臺,是軍方要給馬英九難堪。因為馬英九任職這幾年持續刪減軍人福利,傳聞軍中早就心存不滿。加上洪仲丘事件中,由一個沒有軍隊背景的楊念祖接任“國防部長”,讓軍方認為馬沒有力挺自己人。而出問題後,陸軍擅自頒發旌忠狀給洪家,更讓蒙在鼓裏的馬英九大怒,這引得外界猜測半天。

  民意與軍審杠上了

  在民意的緊盯和媒體的聚光燈下,事件並未逐漸平息,軍方仍然是狀況連連。包括前542旅旅長沈威志等18名洪案涉案人日前被移送起訴,但起訴書關於洪仲丘是因“違規”而遭禁閉的表述,又再度觸發公眾情緒。涉案的4名被告在交保後又回到軍營“休假”,也引發死者家屬和輿論不滿。相關監控錄影帶有部分黑屏畫面,桃園地檢署偵結認定是設備老舊、插座掉落斷電所致,並非人為毀滅證據,但外界質疑之聲仍然不斷。

  洪仲丘家屬要求馬英九,由“公正第三方介入調查”,不要軍法審判涉案軍官。臺灣《中國時報》刊載社論指出,社會以及死者家屬始終不相信當局有心透過軍法程式發掘事實真相,問題的根源就在於臺灣軍法系統的體制與運作習性使然。言外之意很清楚,軍方自審,必然護短。

  還有媒體人爆料,臺軍方曝虐死案後,有軍中長官仍然連續三天三夜喝酒。網友吐槽説,軍方是“黑社會中的黑社會”。

  3日晚間,25萬白衫軍擠滿了臺北凱達格蘭大道向當局請願。因為在臺灣,每個男孩都要當兵,而軍隊封閉化的內部運作過程中,侵犯人權事件經常發生,洪仲丘案讓大家感到,如果今天不站出來,明天自己的安全也可能受到威脅。

  一邊是沸騰不息的民怨,一邊是軍隊內部的是非不斷,這讓當局措手糾結,尷尬不已。

  貫徹改革的契機?  

  民意壓力下,之前頗受非議的“軍事審判法”,修法部分條文迅速在“立法院”完成三讀,往後承平時期現役軍人犯罪將全部交由一般司法審判,不再是不容置喙地由軍方“暗箱操作”。此外,臺灣軍方成立“冤案申訴委員會”,還將對以前的疑似冤案進行重新審視。

  而“軍審法”修正案迅速通過,幾乎是引爆軍方反彈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軍40多年的前“行政院長”唐飛表示:“我敢大膽講,就是草率,完全是政治操作,在所有配套、做法都沒有去規劃之前,就把它(軍檢)轉移過去了。”軍係“立委”陳鎮湘更指出,如果修法後,以往嚴格訓練的蛙人卻以“淩虐”為名跑法院,臺軍如何保證訓練強度和品質,又拿什麼與敵一較短長?

  英國BBC評論指出,洪案激起全臺民眾之怒,已傷害軍方的地位。評論説,臺灣軍方從徵兵制走向募兵制本來就困難重重,現在爆發洪案,軍方愈益難為。

  據臺灣TVBS報道,權衡利弊後,馬英九除了親上火線慰問家屬,還對臺軍放下重話,絲毫不見客氣:“一定要把這個毒瘤……挖出來……丟掉,軍中才能真正地發揮功能。”還表示這事他“管定了”,一定要借這個機會,“把改革貫徹”。

  當局的軍隊改革意志,再加上公民風暴的壓力,一個下士死亡個案所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臺灣繼續發酵。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