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首頁  >   每日新聞  >   時政新聞  >   正文

APEC為北京貿易搭建大平臺 助力北京發展

2014年11月06日 08:3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APEC為北京貿易搭建大平臺 助力北京發展

  兩位參會代表觀賞國家會議中心大廳展示的哈氏風箏工藝。本報記者 暨佩娟攝

APEC為北京貿易搭建大平臺 助力北京發展

  媒體記者在APEC會議雁棲湖新聞中心調試設備。 人民視覺

APEC為北京貿易搭建大平臺 助力北京發展

  2014年最後一次APEC高官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人民視覺

  貿易的物流,是現代經濟的動脈。亞太經合組織(APEC),串連起環太平洋經濟地帶,這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而北京,正是這經濟帶上的璀璨明珠,其繁榮與發展,離不開APEC的牽引

  APEC為北京貿易搭建大平臺

  商業的繁榮,改變了北京。

  不論是CBD商圈的新光天地,還是王府井商圈的東方新天地、樂天銀泰,或者是西單商圈的漢光百貨,復興門商圈的百盛,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來自APEC成員經濟體的投資,還可以看到來自這些經濟體的豐富商品。

  從2008年開始,北京市的商品零售總額連續多年高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現代商場、大型超市、奧特萊斯、綜合商業體,不斷吸納新的商業形態,中國首都的市場,向APEC成員敞開胸懷,也促進了成員的商業繁榮。

  更為豐富的商品,更為便捷的往來,2010年8月20日,北京發出首張APEC商務旅行卡,第一位受益人是首開集團董事長劉希模。2012年,北京APEC商務旅行卡的發卡對象從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擴大到中關村示範區內的外資和合資企業,企業家們通過這張小小的卡片,免去了辦理簽證的時間,大大提高了與APEC成員間往來的效率,極大地方便了商務往來。能否把這一便利政策向留學、旅遊方面延伸,成為更多的人對APEC會議的期盼。

  旅遊,既是經濟往來,也是文化交往。近年來,北京入境遊和出境遊人數均高速增長。作為APEC成員的美國、日本、東南亞一些國家,都是北京人出境遊的熱門目的地,而APEC成員也是北京入境遊的最大客源所在。日前,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的世界頂級主題樂園——環球主題公園項目落戶北京,將由四家國有企業共同設立的北京首寰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首寰投資”)和康卡斯特NBC環球公司旗下的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集團合資擁有。

  根據龍信數據(北京)公司的統計分析,2011—2015年,APEC成員對北京市的法人投資總額達1490.6億元人民幣。主要來源地是香港地區、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經濟體。

  統計顯示,APEC成員對北京市的法人投資主要集中于資本和技術密集行業。龍信數據分析説,原因是北京市作為亞太資本中心和技術中心的地位日益增強,APEC成員投資于北京相關行業更有利於輻射全國。

  APEC成員是北京服務貿易重要夥伴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首都的服務業綜合實力與日俱增,與APEC成員之間的服務貿易領域、層次和數量、品質都迅速提升。

  自2012年起,經中央批准,北京市和商務部共同主辦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順應我國發展方式轉變、産業結構調整的大趨勢,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從第一屆開始,APEC成員就成為積極的參與者。

  每一屆,APEC成員的企業都有重要的項目簽約。首屆京交會上,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APP公司簽約移動電子商務項目。第二屆,國際美式橄欖球聯盟與中國企業簽訂美式橄欖球聯合發展項目;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簽訂中醫藥醫療合作項目。第三屆,美國國際文化交流集團與中視創星(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訂“美國天下第一燈嘉年華”項目。

  據京交會組委會的統計,至2014年,三屆京交會,眾多APEC成員成為集中簽約的大戶:美國簽約總數39個,日本26個,中國香港22個,韓國15個,俄羅斯10個。

  借助於京交會,APEC成員與北京、與中國在服務業有了便捷的交易和合作平臺。合作領域是全方位的。文創産業是我國發展的重點,也是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優勢産業。今年京交會上,包括美國、新加坡等APEC成員的文化機構齊聚。健康與醫療服務領域,今年參展的國際知名醫療機構共有7個國家12家,5個國家為APEC成員,佔了絕大多數。教育服務領域,1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8個是APEC成員。

  在這一平臺上,越來越多的中國服務企業將觸角伸到境外,APEC成員是首選之地。會計師事務所跟隨企業“走出去”,鍛鍊了異國打拼的本領。截至2013年底,已有中國本土11傢具備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在境外設立了30余家分支機構或成員機構,涵蓋了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等APEC成員經濟體。

  新技術新模式開啟新的繁榮

  國際貿易中,以“對蝦”換“飛機”的故事,為人熟知,技術水準的不對等,曾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一大軟肋。迎來APEC“中國年”之際,這種情況正悄然改變。

  中國的首都,不再僅僅出口景泰藍和工藝品,她有更好的東西。

  今年7月,印度網路媒體報道一名當地女孩,要求男朋友為她搶購一部小米3智慧手機,以證明對她的真心。小米初入印度市場,供應了兩萬部手機,但已有20萬用戶註冊等待。

  今年8月,在北京APEC第三次高官會時舉辦的一次展會上,一台30釐米見方的白色3D列印機前圍滿了參觀的代表,這臺3D列印機只需幾十個小時就能打出一座微縮摩天大樓,這是北京太爾時代公司的産品。這家公司去年銷售了1萬台自主研發的桌面型3D列印機,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3D列印設備供應商。

  科技改變一切,中國企業和産品的全球價值鏈中的環節,也正在發生變化。跨國公司在北京不再設立生産車間,而是設立研發中心;而北京的高科技公司,則把研發中心設到了美國的矽谷。

  中關村的專家告訴記者,人工智慧、柔性硬體、自然交互、大數據、雲計算、感知行銷等新技術,可能主導未來10至20年的技術方向,目前我國在這些前沿科技上,正在形成研發與産業同步推進的新優勢。

  改變不僅僅在這裡,還有商業模式和貿易思路。

  億讚普是中關村的一家年輕公司,在大數據技術方面擁有獨特優勢,它不僅為太平洋沿岸國家提供多語種通信服務,而且致力於技術創新帶動商業模式變革的解決方案:以大數據為引擎,構建覆蓋全球的市場雷達和行銷網路;促進貿易模式創新、降低中小企業出口門檻;以全球訂單生産為導向佈局保稅倉及出口加工區,形成提升跨境電子商務增長的三駕馬車。以工廠直達消費者的最短供應鏈,實現貨通全球。

  億讚普總裁羅峰介紹,企業已在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都部署了大數據中心。

  20多年來,APEC助力北京發展,而今天中國首都北京正在形成的科技優勢和産業優勢,也必將成為未來亞太繁榮的新動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