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首頁  >   每日新聞  >   時政新聞  >   正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

2014年09月25日 11:38:0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習近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講話系列解讀九】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韓星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上自伏羲、炎、黃、唐虞及夏、商、週三代,下至唐、宋、元、明、清以至今日,浩浩蕩蕩,川流不息,綿延了五千多年,而且在東亞形成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儒教文化圈”,也可以叫“筷子文化圈”、“稻米文化圈”或“漢字文化圈”,構成其要素的主要有漢字、儒家思想、律令制度、佛教、道教等幾項,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一極。為什麼中華文化能夠這樣綿延不絕、一脈相傳地發展到今天?這可能與獨特的地域環境、生産方式、民族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許多核心價值觀。今天,這些傳統價值觀念依然是我們實現民族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是我們應對挑戰的最高行為準則。現在,黨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應該是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這就説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固有根本,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今天,我們要講清楚這個根本才能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從這個源泉裏汲取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才能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因此,我們可以概括地説,優秀的傳統文化與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源”和“流”的關係,“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應該在“繼往”的前提下“開來”。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以24個字,凝練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其實是12個價值觀,其中有的是傳統價值觀的全部繼承,有的是部分繼承。下面逐個結合中國歷史文化做一簡單的分析。

  富強——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幾個強盛的歷史時期,就是所謂的盛世。分別是:西漢時期的文景之治、東漢時期的光武中興、大唐時期的貞觀之治、盛唐時期的開元盛世、清朝時期康乾盛世。這幾個時期,總的來説,都是君主賢明,納言聽柬,體恤民情,愛民如子,臣子直言進諫,盡忠侍主報國,君臣上下團結,社會穩定,人口增長,經濟繁榮,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一度出現了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安定局面。當今中國與西漢文景之治頗有相似之處。

  民主——中國古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民主,但民本實質上是以民為社會、國家的價值主體,民本是傳統文化優秀的核心價值觀之一。由於歷史局限性,儒家的民本思想不得已與君主制結合在一起,有人認為君主與民本存在著矛盾,即便如此,也潛含著從民本走向民主的種子。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