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王沉

好一句清醒的“改名不會改運”

2016年02月02日 09: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國民黨會不會改成去掉“中國”二字的“國民黨”?正在角逐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黃敏惠近日説的一句話——“改名不會改運,當務之急是要加速改革”——筆者很想為她大聲叫聲好,因為這是一句“清醒”的醒言,是當前處於迷茫中的中國國民黨最需要記住的一句話。

  有臺灣媒體直言:中國國民黨的問題真的是在“中國”兩字,還是在其執政表現與內部紛爭?如果中國國民黨不能弄清楚本身在兩岸關係和臺灣政治生態中應有的定位,凝聚共識,團結一致,就算是改名為“臺灣國民黨”,能夠贏得臺灣民眾的認同和支援嗎?就像黃敏惠説的:非常抱歉,中國國民黨做得不夠好,人民用選票告訴我們要深刻檢討,黨中央要成立委員會推動改革,響應黨員、人民對黨改革的期盼。另一位競選黨主席的洪秀柱也説,中國國民黨有自己的歷史,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改了黨名會忘掉以前的歷史。

  其實,中國國民黨要改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年來一直暗潮涌動,尤其是在每次藍營敗選後,總會有人跳出來喊兩嗓子,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隨著改名一改了之。但事實卻是:在民進黨已經完全執政的情況下,無論從政黨政治制衡還是兩岸關係發展的角度,國民黨如果不能迅速恢復到能與民進黨抗衡的元氣,絕非臺灣之福、兩岸之幸。現在那些叫囂著改黨名去掉“中國”二字的中國國民黨人,顯然已經將自己黨的核心理念與黨魂完全丟棄了。什麼是“本土”?什麼是“非本土”?難道改革還沒成氣候,內部的紛爭卻先起來了?是要把中國國民黨帶往泡沫化的方向嗎?難道中國國民黨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團結嗎?

  對傳統的中國國民黨支援者來説,改名不是一般的議題,必然帶來“國族認同”的爭議與疑慮。這絕不是僅僅去掉兩個了那麼簡單的,而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不僅牽涉到中國國民黨的自身改革定位,更牽涉到大陸的觀感。有臺灣學者指出:中國國民黨最大的利基就是可以在接受“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成為兩岸關係良性互動的經營者以及監督制衡民進黨“去中國化”的中堅力量。只要能夠堅持住這個基本立場,中國國民黨就有反敗為勝的契機。舍此不由,卻想和民進黨比“本土”,就不是“笨蛋”兩個字能了得的了。

  總之,無論年輕化改革還是本土化論述,都替代不了中國國民黨急需填補信仰的空洞化。“改名不會改運”是一句清醒的醒言,希望能夠喚醒還沒有找對方向的中國國民黨人們。(台灣網網友:王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