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國民黨應找回創黨信仰

2016年01月26日 09:3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清華大學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勤浩26日在《旺報》發表評論説,中國國民黨這次大選敗得徹底,最關鍵原因,是該黨創黨精神、黨德黨魂、孫中山思想、三民主義創黨信仰的缺失。

  一、國民黨被自己打敗:民進黨是有信仰的政黨,信仰“獨立建國”。不過民眾知道,這是只能遙望而無法實現的信仰,選擇民進黨並非看中這個信仰,而是不爭氣的國民黨,丟失了曾為臺灣發展和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的孫中山的思想和蔣經國的路線等寶貴信仰。

  選舉結果1800多萬合格選民,只有66%投票率,民進黨得票約690萬,佔總數不到4成;國親兩黨少近150萬,約540萬票。如果國親及時整合、支援洪秀柱的沉默藍軍出來投票、近130萬首投族傾向藍營,則國民黨不會輸得如此不堪,甚至可能逆轉勝。藍綠基本盤沒有變,變的是國民黨,丟掉安身立命的藍營根據地,被自己打敗。

  二、浴火重生找回信仰:2008年陳水扁“臺獨”路線和貪污腐敗讓國民黨重返執政。馬英九上臺後開創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的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穩定局面。但推行所謂“不統不獨不武”,是一個沒有信仰、不求長治久安、只求任期偏安的消極政策,背離了孫中山先生奮鬥犧牲、為國為民、振興中華的創黨思想和三民主義等政治信仰,把國民黨改造成一部沒有靈魂的選舉機器,為民進黨趁虛而入,奪權變天埋下深深的隱患。

  當下,正值國民黨醞釀開展路線大辯論,推舉新黨魁之際,願提出幾個問題提供參考:一、中國國民黨是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有信仰的愛國主義政黨,如今這種信仰和愛國主義還剩下多少?二、國民黨人及藍營支援者到底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三、什麼樣的領路人才能帶領國民黨找回創黨信仰,浴火重生,重建再起?四、沒有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會走向何方?百姓及子孫後代福祉何在?兩岸關係又將如何?五、中國國民黨如果去掉中國2字,是否等同徹底消亡?孫中山先生的遺像還能長留臺灣嗎?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