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李東海

臺灣限制大陸學歷只會傷到自己

2017年07月10日 09: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囿于兩岸關係目前的僵局和臺灣當局的“去中化”行徑,大陸學生赴臺求學熱度去燒。與之相反,隨著大陸深入推進對臺生的優待措施,越來越多的臺灣學生願意到大陸讀書。近日,大陸進一步放寬臺灣學生來大陸求學的門檻,來陸臺生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到大陸唸書”成為顯學。

  另一方面,對“到大陸唸書”敬而遠之者,相當一部分是著眼于日後從政,怕被扣上一頂“親中賣臺”的帽子。而當擁有大陸博士學位的王如玄成為主流政黨的副領導人候選人之後,幾乎沒有對手以她的大陸學歷做文章,也顯見這種擔憂是多餘的。與之同時,綠營政客大談“親中”、“和中”、“知中”,似乎人人都想有一個“知陸派”的帽子,自詡為“最愛臺灣”的民進黨政客們都轉彎了,社會氣氛也在悄悄變化。況且,兩岸關係是臺灣領導人層級選舉的重大影響因素,如果能夠有大陸背景,未來或許會成為加分項。

  雖然大陸方面不斷放寬臺生赴陸求學門檻並給予優厚待遇,臺灣方面仍然不承認大陸大部分高校學歷。此外,臺灣讀書成本高昂,這會帶來兩個趨勢,一個是赴大陸求學性價比更高,長遠來看更容易吸引臺生;另一方面,讀書精英仍然擁有在兩岸及域外自由選擇的空間,而成績並非優異的學生就可能因為學歷不被臺灣承認只能選在大陸工作,同樣的理由適用於醫學系等,將加重臺灣人才外流和“少子化”危機。

  正如臺灣“行政院長”林全坦言的,臺灣留不住人才。與之相比,大陸的空間更大,而且同文同根,是臺灣以外華人社會第一選擇。但是大陸也有需要注意的部分,比如臺灣學生的政治光譜趨於一致,一直有傳言一些臺生私下動員反大陸黨政組織等等,但從總體看來,兩岸招收對方學生呈現“陸強臺弱”的趨勢。(作者:李東海,四川省臺灣研究中心)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