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陸生納入健保 乃人性與人道

2015年12月23日 08: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23日社論指出,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重頭戲,島內各黨候選人的辯論,即將於12月27日及明年1月2日登場。一般預料,朝野兩黨候選人在兩岸關係方面,勢必圍繞著承不承認“九二共識”、如何維持兩岸現狀,以及何謂兩岸現狀等議題進行攻防。這些議題都是偏政治性的議題,若從比較人道主義的角度看,陸生納保的議題,也應該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從2011年陸生開始赴臺讀大學以來,如今已有第一屆畢業生,目前仍然在校就讀的學位生累計將近萬人,而到了2014學年度,大陸赴臺的短期非學位生(讀一學期或二學期)數目,高達2萬7千人。但臺灣這幾年來,對陸生的待遇,基本上不同於外籍生及僑生,不只有嚴格的進出臺灣的管制,而且,眾所週知並沒有將其納入健保體系內。

  本來,開放陸生赴臺的立意良善,主要有三:其一,促進大陸青年對臺灣的了解,增進兩岸的相互理解與尊重;其二,促進兩岸的和平發展;其三,增進臺灣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發展,並適時化解臺灣少子化對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衝擊。而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陸生赴臺之後對臺灣好感的程度高達8成5以上,很明顯的達到原先開放陸生赴臺的目標。不過,根據上述相關調查顯示,陸生赴臺最關心的事情是,沒有被納入健保的問題,高達9成以上的陸生,都亟盼臺灣能夠將他們納入健保體系內。我們相信,如果陸生早已被納入健保體系內,陸生對臺灣好感的程度,將可能更為攀升。有了對臺灣高好感度的陸生,將來回到大陸,將是將來維繫及促進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以及增進兩岸相互尊重的重要力量。

  在另一方面,就算不從促進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及相互尊重來看,光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思考,也應該將陸生納入健保體系內。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上了年紀(六十幾歲以上)的人較容易以各種生病理由拿藥囤積藥,這或許真的會造成健保資源的失衡流失,而大陸赴臺陸生基本上都是年輕人,他們藉各種生病理由拿藥囤藥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從更現實的角度來看,陸生納入健保之後,搞不好健保局從陸生繳納的健保費用上,還多少可以彌補一點虧損。

  其實,陸生赴臺最大的期待,就是對他們去特殊化,將他們和僑生與外籍生等同對待。陸生的這些期待,其實非常持平,一點都不過分。

  此外,除了解決陸生納健保問題外,還須解決陸生往赴臺灣便利的問題。陸生赴臺讀書,難免遇到親人病痛或往生,以及其他家中急事的問題,但由於臺灣相關的管制措施相當嚴格,往往出現陸生無法及時趕回家的現象,有違倫常人道。我們希望,大選之後,不管誰執政,都應該從倫常人道的立場,重視陸生往來不便利的問題。讓陸生赴臺就讀,能夠朝超越黨派立場的人道化、合理化及制度化的方向發展,這應該是未來主政者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政治是一時的,對人性與人道的重視,則應該是永遠的。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