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賈永輝

民意助推 兩岸和平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

2017年09月21日 13: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灣旺旺中時最新民調顯示,逾七成臺灣民眾認為大陸對臺灣發展的重要性正不斷增加,七成三受訪者認為當局應調整兩岸政策以改善兩岸關係。臺灣逾七成民眾支援改善兩岸關係。可以預見,未來不管蔡當局多麼用心破壞,如何用力阻擋,都割捨不斷和阻擋不了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兩岸和平發展之路只會越走越寬。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大陸多年來一直在積極推動兩岸的人員往來和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來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來增進兩岸同胞的利益福祉。今後我們會繼續一如既往的堅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和成果,出臺各種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和生活發展的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造福臺灣同胞。

  正是在大陸持續出臺便利臺胞舉措,暖心惠及臺胞福祉,讓廣大臺胞在享受和享有兩岸和平紅利中,提升了幸福感,增強了獲得感,更堅定了他們助力兩岸和平發展的信心與動力,對大陸的善意與誠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在搭乘大陸經濟快車中把握商機珍惜機遇,強化了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大陸便利舉措,成為臺胞看好兩岸關係的強心劑。近段時間以來,大陸持續推出涉及廣大臺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工作等諸多方面的便利舉措,既是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具體行動,更是大陸讓臺胞享受發展機遇的具體體現。讓他們在大陸打拼減少了後顧之憂,提高了拼搏打拼的安心繫數。良好的就業氛圍和可靠的創業保障,成為廣大臺胞置身大陸、堅定兩岸和平向前的強心劑。大陸無限的商機機遇,穩定的就業氛圍,友善的社會環境,讓臺胞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和成就夢想的舞臺。臺灣高官認為,臺灣年輕人想發展就要去大陸。臺灣1111人力銀行調查也顯示,有高達8成的臺灣上班族有意向外發展,大陸成為首選目的地。還有,在上海臺資企業的招聘會上,800多個職位吸引了上萬人臺胞參與,足已顯現臺胞登陸的熱情熱度。

  暖心服務保障,成為臺胞堅信兩岸和平的潤滑劑。大陸有關部門和各地都堅持暖心服務為根本,讓利臺胞,服務台胞,保障臺胞,對接他們的合理合法訴求,解決困惑難題,讓他們享受到國民待遇和家庭溫暖,還讓為他們創造“一條龍”、“保姆式”、“全方位”的服務保障,不論是在企業打拼還是就醫就學中的難題,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傾力幫扶,暖心服務。在廈門招聘的首批35位臺籍乘務員中,他們紛紛表示,從招募一直到受聘,大陸做的各個方面都非常到位,非常用心。近期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更是從5個方面提出了促進外商投資的政策措施,這成為臺商和臺資企業也是一大利好。北京近日也發佈了五項惠臺新政策,涉及臺灣同胞在北京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等方面。

  熱絡交流交往,成為臺胞助力兩岸發展的助推劑。民間交往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驅動器,不僅增進了臺胞對大陸的認知和了解,還強化了臺胞自覺助力兩岸發展的助推劑。尤其是在蔡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和平陷入僵局的情況下,兩岸交流交往力度不減,熱度不降,特別是大陸的快速發展和無限商機,讓臺胞們衝破阻力,排除干擾,選擇到大陸創業發展。臺灣工商界與臺資企業同有關地方洽簽多項投資與經濟合作協議,展現了臺商對大陸發展前景、投資機會的期待和信心。兩岸青少年交流體驗式、互動式活動形式和內容更加多元,指導兩岸青年創業就業活動豐富多樣,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十分踴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暑期有4000多名臺灣青年學生在大陸各地企事業單位實習。

  與大陸實實在在的善意和行動相比,蔡當局做的不僅不得民心,還執意在違背民意的一意孤行中,變本加厲,肆無忌憚。所以,奉勸蔡當局應該傾聽民眾呼聲,拿出善意行動,改善兩岸關係。

  勿做兩岸發展的絆腳石。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兩岸人員往來累計近1.17億人次,兩岸同胞通婚近38萬對;商務部歷年來批准臺商投資項目近10萬個,實際使用臺資近700億美元。現在平均每天有近3萬人次來往兩岸,近百萬台胞在大陸工作、學習和生活。蔡當局頻頻在利用阻擋、威脅、干擾的手段破壞兩岸發展,對臺灣公務人員、退役將領、民間團體等既祭出重罰又行政嚴審,不僅違背民意還逆流而東,柯文哲登陸參加“雙城論壇”後“政治身價”大漲,對蔡當局的兩岸政策是警醒更是警鐘。

  勿做兩岸交往的攔路虎。今年上半年,兩岸貿易額持續增長,達到了874.9億美金。大陸批准臺商投資的項目有1688個,實際使用臺資的金額有11.9億美金。大陸既為臺商臺企轉型升級提供政策支援,還為臺胞享受準國民待遇創造條件環境。大陸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僅給在大陸的臺商臺企安心打拼放心發展的定心丸,還持續加大幫扶力度為他們創造更多商機。蔡當局除了宣傳“紅色産業鏈威脅”,還對臺資臺商登陸、陸資陸企入島製造困難,設置障礙,對“一帶一路”和金磚機遇視而不見,對民眾希望臺灣搭乘大陸經濟快車的呼聲充耳不聞,企圖利用“新南向”對抗“一帶一路”,這樣不僅成為兩岸交往的攔路虎,還會加劇臺灣經濟和發展的邊緣化。

  勿做兩岸和平的破壞者。兩岸開啟交流30年來,兩岸和平發展以深入民心,成為大勢所趨。同時,兩岸和平更是臺灣同胞的主流民意,雖然在蔡當局不斷的利用“去中國化”搞“文件臺獨”,這樣非但沒有達到政治目的,反倒是激起了臺灣民眾的認同感。蔡當局更改文言文在課綱中比例不僅以失敗告終,還遭到了多數臺胞的警惕和反對。所以,任何逆流而東的所作所為都會遭到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反對和聲討。蔡當局若想贏回民心,找回支援,就應該拿出善意,讓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造福臺灣民眾。只有順應民意,才能實現“維持兩岸現狀”諾言的具體體現,才是“釋放善意”的真實寫照。否則,一面要求大陸釋放善意卻頻頻煽動民以對抗以惡意回應,一面在“力抗大陸”中打著“主流民意”的幌子誤判形勢,最終只會作繭自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兩岸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任何政黨、任何個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這一歷史潮流,更割捨不斷兩岸的文化和情感聯結,倘若一意孤行只會在強大民意面前撞得頭破血流,被民眾所聲討和放棄。(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