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賈永輝

誰讓臺灣“亂成一團糟”,良民變暴徒?

2017年08月28日 09: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灣男子呂軍億持手持從軍史館偷來的軍刀砍傷蔡英文辦公室衛兵。臺灣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表示,過程中周姓衛兵遭暴徒以刀械所傷,目前傷勢穩定。另外,該名暴徒目前已送派出所問訊當中。

  從黃重諺的表態中,暴徒的字眼和定義,十分醒目。但是,暴徒之前的身份,應該是良民。揮刀之間,不僅身份變了,而且未來的命運也將改變。等待的終將是法律的嚴懲。

  試問,是誰讓呂軍億從良民變暴徒的呢?

  悲劇發生時,蔡當局正在舉辦“親子活動”,裏面搞得熱熱鬧鬧,外面卻是悲慘悲劇。這種鮮明的對比,自去年520民進黨上臺以來,似乎都在不斷上演,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勢。民眾的願望,是通過選票希望“換了民進黨,臺灣會更好”,並期盼民進黨能夠“點亮臺灣”。

  但是,這種民願似乎成了泡影,一年多來臺灣民眾生活變得更糟,幸福變得更少,辛苦變得更多,民眾的街頭抗議抗爭和反對聲討,似乎沒有停下來的跡象。蔡英文的民意支援度和滿意度持續下跌,不反思不檢討將民眾當做是“撒氣桶”,把民眾信任支援當做是“提款機”,更為嚴重的是民眾的願望被無視,選票的信任成為背棄,民眾的支援成為謊言。

  蔡英文當局選前承若臺灣民眾的有很多,但是上臺執政後兌現的少之又少。比如最近臺灣發生的815大停電,“用愛發電”成了“用騙發電”,讓民眾在“黑暗”中苦苦掙扎,怨聲載道。可是蔡英文當局卻用臺當局“經濟部長”李世光當做“替死鬼”,讓前“中油”董事長陳金德“揹黑鍋”,並在致歉中“扯犢子”。還有,“美麗島”變“詐騙島”、“孤兒島”,觀光變“關光”,産業變“慘業”,蔡英文當局似乎有一萬個理由,來打圓場逃責任,冷漠之為讓民眾憤怒之火越燃越烈,更有甚者説民眾“苛責”,沒有耐心,不會包容,歧視橫行,冷漠當道,超越了民眾忍耐的底線,逾越了民眾包容的限度,民眾如果再不“大聲説不”,臺灣的明天、民眾的幸福終究無助無望。

  民意被踐踏,民眾豈能旁觀。偏綠智庫臺灣民意基金會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執政一年之後,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與去年5月蔡剛上任時相比,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下降了8.8個百分點,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上升2.5個百分點,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上升4.5個百分點。蔡英文的聲望滿意度降到只有29.8%,不贊同其領導方式的人達50%,聲望創上任以來最低紀錄。

  這份民調我們可以讀懂兩個資訊,一個是蔡當局“去中國化”動作頻頻,強化了臺灣同胞對民族認同的憂患意識,提升了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的情感意識;另外一個就是蔡當局的執政引發更多的民眾反對和不滿,既有失望之心又有無望之情。可是,即便面對持續下跌的民意,蔡當局還是企圖用“善意的謊言”、“騙人的口號”、“偽裝的嘴臉”,用“苦情戲”博同情,以“轉視線”化疑慮,民眾在看穿其“真面目”後,撕下其“遮羞布”,打出其“真原形”,但是這並不能讓蔡當局有所醒悟,有所警示,有所悔過。反倒是踐踏民意,背棄民聲。

  悲劇的發生讓人傷心,但究其原因更讓人憤怒。不僅僅由於蔡當局的不作為,亂作為,讓良民變暴徒,更讓臺灣“亂成一團糟”,“點亮臺灣”也終究成為“黑暗臺灣”。

  臺灣同胞,要警惕更要警醒了。(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